nbsp; 之前兵部行文,山东都司只是和布政使司简单接触就回复同意了。”
谭纶摇头苦笑道,“只是这么一来,以后水师的开支,山东可就不管了。
在北方省份,可没有为水师拨银的习惯,他们并没有遭遇倭乱,所以对此丝毫不上心。”
魏广德点点头,虽然倭乱也曾经设计过南直隶淮安、山东威海等地,但都是小股倭寇,在江浙一带吃了亏,才跑到北面活动。
但是因为看到收效不大,所以又果断退回南方。
毕竟,大明南方海贸发达,这是从南宋时期就形成的,当地士绅也乐意投资冒险经营海上贸易。
而北方商人,则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虽然也通过海船运输货物,但大多都是短途运输,并没有吃到海贸的红利。
既然没吃到红利,享受到海贸的利益,自然不会在沿海进行置业,倭寇登陆能抢的就是贫穷的村落。
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所以几次下来他们就不往北方跑了,都觉得北面太穷。
可不像南方几个省份,都被倭寇打怕了,甚至破县夺府,朝廷怪罪下来,谁受得了。
即便是如今,南边有了南海水师,倭寇基本上已经被剿灭干净,南方各省还是愿意每年都给南海水师拨付一定饷银,目的就是保证水师的存在,能够杜绝倭寇再起。
当然,只是每年拨付的银钱也是逐渐减少,或许会在未来某一年就直接没了。
到时候,水师的开支可就只能靠朝廷和他们自己想办法。
好在魏广德事先已经为南海水师争取到了东番岛和吕宋以及旧港的权益,三地收益加上朝廷的饷银,也足够南海水师维持现有水平。
若非如此,魏广德如何能从南海水师分出一支西海水师,还为东海水师贴补战船。
可以说魏广德对南海水师真是当亲儿子在养,养的太好太肥了。
“除了南海水师移交的几十条战船外,工部那边新造了多少战船?”
魏广德开口问道。
老式福船,其实相对于现在大明的新式炮船来说,已经不够先进。
不过早前造出来不少,改造也没可能,比新造战船还要昂贵。
这类战船,留在水师里充当运输船其实也不错。
其实这个时代,还没有形成所谓的战列线战术,所以水师对炮船的要求并不太高。
最起码在东亚海域就是如此。
掌握先进战舰技术的西方国家海军,在这里依旧没有任何优势。
“对了,善贷,之前你说命名为东海水师,可兵部图册上写的是大明海,所有有人提议应该叫大明海水师,而不是东海水师。”
谭纶又说道。
“不过是一个名讳而已,不值得争执。”
魏广德摇摇头笑道:“子理兄是知道的,东海水师完成以后,大明就拥有了东西南三海水师,实在没必要把东海水师该叫大明海水师,还有些拗口。”
魏广德理解兵部那人的提议,实际上这个时代对这些还真有点较真。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