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79湖广神棍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信,根本不会选择写信。

    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市场,那些落魄读书人,如果能够写得一手好字,摆摊写字读信还是能混个半饱。

    而在农村,就算村里没个秀才、童生总还是有几个吧,里长、甲长也都是要求识文断字的。

    所以,对于异地亲属之间,还是有书信往来需要的。

    “先不说这个,你们觉得邮费一封信定多少铜钱合适?”

    魏广德先问道。

    “之前,任之也说,福建那什么民信局只做省内业务,我寻思着,这年头省内书信往来怕是最多的。

    所以,我觉得,以省为界,定下一个邮费,跨省再定下一个邮费。

    但是投信,还可以让人自己送到驿站,可到了地方,怎么让收信人拿信也是个问题,怕不是得专门去送信才是。”

    劳堪说道,“昨儿下午,我们兵部复杂驿递的主事倒是提出一个想法。

    百姓有送信需求,可直接找到驿站,付钱送信,省内六个铜钱,外省是个铜钱。

    而书信送到地头上,让驿差帮忙把信送到人家里,收信人得给驿差两个铜钱作为答谢。

    一开始任之说的那什么几个铜钱就包驿递,还送信到家,是绝对不可行的,下面的驿差也不会白跑路办这种事儿。

    民间这类跑腿的活儿,都得给几文茶水钱。”

    “这个法子倒是好,最起码驿差能靠跑腿赚两文钱,应该就不会抵触了。”

    魏广德点头认可,那什么年底分钱,倒是他想的唐突了,下面的人未必买这个账。

    毕竟不是后世的社会,那时候邮政局有专门的编制,每月按时发工资。

    最关键的还是,邮政和驿递差别巨大,虽然驿递也有工钱,但福利待遇肯定不比邮政系统。

    这个行业,可是妥妥的国家倒贴钱,根本不要指望靠着送信赚钱。

    驿递办差的那些人,每月的工钱其实很少,只能说勉强糊口。

    你让他们义务送信,那是想屁吃。

    “另外每个驿站在就近县城委托个铺子,帮忙接收民间书信,几封书信算一文钱,由你们定,你看是否开行?”

    魏广德开始和谭纶讨论起来,主要就是针对兵部下面提出来的各种顾虑,一一做了分析和布置。

    最后讨论的结果,虽然算不得多么完美,但也是这个时代最可行的方案。

    初步的结果,省内寄信需要六个铜板,省外十个铜板,收信人还要付两个铜板的跑腿钱给驿站的驿差。

    “一开始可能送信的事儿不多,但是估计一两年以后,这块的事儿怕就多起来了。”

    这个时代,别觉得什么事儿都没有市场,其实不是没市场,而是没人去开发,还有就是太过繁杂,不好操作。

    沿海出现民信局其实就已经说明,就算是古代,书信报平安也是民间的需求。

    朝廷养着驿递,若是不加以利用,着实有些可惜。

    还有就是,习惯的培养也有个过程,特别是随着社学推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