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何心隐的事儿,对魏广德来说到不算十分上心,所以并没有打乱他的计划。
当晚劳堪和魏时亮先后拜访了魏府,于是第二天,魏广德就下台子请都察院劳堪和兵部谭纶到内阁商议关于驿递的事儿。
“张科那边还没有回消息吗?”
内阁魏广德值房,谭纶坐下后就问道。
之前魏广德说有意让张科入兵部,谭纶也是知道他的,浙江巡按御史,曾暂代过胡宗宪的差事儿负责江浙剿倭。
要说工作,倒也没做差,看上去有点能耐,所以谭纶并不反对调张科进兵部试试。
“没有,算时间也该回消息了。”
魏广德看了眼劳堪,见他在摇头,于是也是苦笑道。
“或许,进卿还在考虑吧。”
劳堪插话道。
毕竟,张科一直表示自己不会再出仕,他厌倦了官场的生态,觉得还不如在家里做个富家翁好。
反正他已经进士及第,在官场里还要被上官压着,在老家他就是老爷,就算是官府的人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的。
没看到他张科的同年里都有谁,当朝次辅魏阁老。
“今日邀二位来,就是为了一个事儿,那驿递改革,都察院和兵部都是什么态度?
我想要了解清楚,也方便之后和首辅沟通。”
魏广德开口说道。
昨晚,劳堪过府把情况说了下,兵部劳堪倒是支持,但是曾省吾觉得驿递本来是朝廷传递公文、军情的系统,怎么能够从是民间书信传递。
而且,民间书信传递的需求有多大?
是否值得驿递专门开展这个业务,别做起来,但一年也没几个人送信,那民间书信传递看上去方便了少数百姓,但却辛苦了驿差,貌似得不偿失。
“兵部主要还是担心驿递民间书信数量不足,专门开这门生意很是不便。”
谭纶想想还是直言道。
看似只是送封信,好像并不花费什么功夫,但是书信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中间根据路程会经历若干个驿站。
传输途中一点意外,可能就会出大麻烦,或许直接把信寄到不知什么地儿去了。
还有关于收费,大明的驿站虽然遍布天下,但是多是在城外,并不在城里。
而百姓,则可能生活在各处,这送信的差事儿,怕是也没人愿意去跑。
曾省吾是从实操的角度考虑,认为没人会愿意跑腿,关键是看不到效益。
魏广德看了眼劳堪,随即有点明白了。
他之前和劳堪商量的时候,倒是按照后世的做法说了下,那就是固定邮费。
只有邮费足够便宜,老百姓能用得起,驿递送信市场才能够被打开。
但是,这年头民间识字率不高,所以确实没什么邮政的需要。
一般来说,本地或者临近地区,就是托人带个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