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07藏匿和寻找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水师耗钱只是他们反对的理由之一,更多还是因为海上有了官府介入,对海商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儿,这意味着海上会受到朝廷的监管,在海上他们做事儿也不能肆无忌惮。

    而之后,大明水师进驻小琉球,更是在吕宋分到半壁江山的消息,也在京城官场悄然流传。

    只不过因为朝廷没有大张旗鼓说这个事儿,而且高层似乎对此也是听之任之,所以即便那些有心想要弹劾的人,也不得不收手。

    再怎么说,水师的出手也是在为大明帝国开疆拓土,难道说这么做是错的?

    想想就明白,弹劾上去,除了得罪人,丝毫作用也无。

    但是现在魏广德要水师下西洋,再次“劳民伤财”,情况就不一样了。

    许多官员已经私底下开始串连,准备要开始弹劾,目标就直指下西洋就好。

    这样的奏疏也好写,照抄宣德朝议,就可以把这件事儿定死。

    而在兵部,谭纶回去后,一边开始下文调船到浙江,另外就是开始着手搜寻郑和下西洋的文献。

    下西洋,总要知道到底走了那些地方,和那些国家有联系,建立了朝贡关系吧。

    不过这一查,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记录郑和下西洋资料居然没找到几本,就算找到的也只是细枝末节,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资料。

    这就很要命了。

    谭纶大怒,当即把管理文书档案的郎中主事一通臭骂,让他们尽快寻找,就算把库房翻一遍,也必须找到。

    “大人,这文献是被人刻意藏匿起来的,怕是不好找。”

    那郎中被谭纶一顿臭骂,等谭纶骂累了,这才辩解道。

    “什么意思?谁这么大胆?”

    谭纶心里一惊,当即追问道。

    “大人,这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知晓文献下落的,早就作古。”

    那郎中有些委屈的哭诉道。

    “闭嘴,给我详细说说怎么回事儿?”

    谭纶依旧追问此事,水师下西洋,若是找不到这些资料可怎么办?

    要知道,大明对于档案管理那是非常重视。

    元末时期,朱元璋就对元朝档案的收集是十分重视的,在起义过程中不断命令部下注意收集元王朝档案材料,同时也鼓励元朝将领携带档案图籍前来投降。

    所以这些档案对于朱元璋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明初时期的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各种制度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后明朝建立,朱元璋又对档案管理进行了认真细化处理,务求资料保存完整且“永不删档”。

    也就是说,朝廷的文书是永远不能销毁的,就算因为积存太久或者放置地方不够,那就修新库房存放也禁止销毁。

    明朝建立的档案库房主要有皇史宬、内阁大库、黄册库三个,这是中央文书资料的存放,各部和地方官府还有自己的档案库房-架阁库。

    架阁库是以架阁的形式保存档案的库房,架阁库作为当时的综合性档案机构,不仅藏有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