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万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87孝字号文书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事儿和他无关。

    但张居正和他现在关系极差,甚至威胁他致仕离开朝廷。

    这口气,看样子有机会发泄出来了。

    张翰在看了眼面前的奏疏,终于下定决心。

    大不了就是离开,但是在离开前,他希望能先看到张居正狼狈离京。

    “嘿嘿,你不是想留京守制吗?我就先送你走。”

    张翰下定决心,随即收好致仕奏疏,重新铺好宣纸开始书写起来。

    李幼滋不是奏请皇帝“夺情”吗?

    他就要公开反对“夺情”,送张居正回乡丁忧。

    万事开头难,张翰深知,若不是李幼滋希望通过这份奏疏,让张居正成功留京后给他带来莫大的好处,他是绝对不敢当这个第一人的。

    而反对张居正留京守制也是一样,第一个上疏反对的人,也必须有大毅力,否则也不会走出这一步。

    他张翰现在的情况,自然没什么好犹豫的,干就是了。

    不是他张翰送走张居正,就是张居正送走他。

    叫管家磨墨,张翰就开始筹画这篇奏疏,第一个反对“夺情”之人,就由他张翰来做。

    想来那些自诩为清流之人,也必然会忍不住,跟着他开炮。

    看似在张居正治理下,大明朝廷风平浪静,条理清晰,实际上却是朝堂早就已经因为新政而分成两派。

    两个政治集团的博弈,张居正作为大明朝廷的宰相,他的权力和影响力在朝廷内部是非常大的。

    其中一个政治集团,自然是依附于他的人,而另一个则是因他的改革措施和强势的作风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和反对,逐渐聚拢在一起的。

    这些官员势必会利用张居正“夺情”事件作为攻击他的机会,试图削弱他的权力和地位。

    张居正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树敌太多,不知道自己早已危机四伏。

    不管是考成法还是清丈田地,其实都是得罪人的事儿,几乎可以说除了那些有求于他的人,所有大明官员其实都是站在他的对立面。

    一个破坏规则的人,一个损害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人,一个前所未有的独裁者,让那些官员们坐立难安,欲除之而后快的心与日俱增。

    终于碰到“夺情”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个导火索自然一点就着。

    今夜,注定许多京官都彻夜未眠,在思考着此事的后续发展,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第二天上午,御史曾士楚和给事中陈三谟上奏赞成李幼滋的奏疏,请求皇帝“夺情”的消息就传遍了在京各衙门。

    再次火上浇油,让“夺情”事件在此时的热度达到高潮。

    其实,就在昨晚,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就在慈庆宫看到了李幼滋的奏疏。

    李太后这次没有说话,而是陈太后在询问小皇帝朱翊钧的想法。

    虽未成年,但小皇帝已经十五岁,其实这个年龄在民间都可以娶妻生子,算是长大了。

    这两天,冯保在朱翊钧耳边自然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