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赋也成绩显著。
前些日子王大人还和我说,今年户部应该会有一些盈余,这可是这十余年来的第一次。
可是现在大家也知道了,因为河工的原因,今年的盈余怕是不可能了,朝廷还是亏空。
所以我就想啊,清丈田亩增加朝廷赋税收入,同时也通过清丈完成地方上一条鞭法的推行,是否借此就在福建试行下去。”
张居正的话,立即引得张四维、王国光两人点头认同,魏广德愣了愣,旋即明白张居正让王国光来户部闹着一出,原来是奔着福建清丈田地来的。
想想也是,张居正准备这个事儿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福建官场变化颇大,从布政使到按察使都换成了他的人,确实可以推进下去了。
清丈田地,说白了,事情应该是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协助督办,不过也需要巡抚和布政使的支持。
今天内阁发生的事儿,之后肯定是要传出去的,所以魏广德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马上点头的。
于是,他开口说道:“首辅大人,清丈田地之事影响太大,是不是在谨慎些,再考虑考虑,或者召集一次廷议,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讨论。”
魏广德这会儿称呼都变了,极其严肃的说话。
不过张居正似乎早有预料,马上笑道:“善贷,朝廷财政的难题你是知道的,若不能想办法增加朝廷赋税,就很难支撑下去。
你若有其他办法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清丈之事自然可以压下来。”
听到让他想办法增加朝廷财政收入,魏广德心里当然有想法,只是更加不方便说。
迟疑片刻,魏广德才继续说道:“可是,清丈田亩兹事体大,是不是在朝中商议一番再上奏。”
“奏疏递上去,支持的和反对的,都会上奏,到时候通过奏疏也就知道同僚们是个什么态度了。
召开廷议,大臣们各抒己见,未必能说的明白,不如直接上奏,各人撰写奏疏,或许更能把意见表达清楚。
到时根据奏疏,也能看清楚朝堂上支持和反对到底那边多。
其实,就算反对的人多,也不影响行使此策,最主要还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若是反对有道理,还能提出解决办法,自然就是可行的,吾也会放弃此策,改为支持。”
张居正话说的很好,提出反对清丈田亩的理由,还得找到帮朝廷增收的法子,在这个年代,在已经画好的圈子里,是绝对找不到办法的。
除非敢于打破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也就是所谓祖制。
不过,真要如此容易,魏广德也早就提出加征商税的法子了。
实际上,魏广德一直考虑的增加牙税,通过牙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收税的想法,到现在魏广德还没打算说出来。
无他,一旦说出来,万一被张居正看中,说不得历史就变了。
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其实就是考成法和清丈田地,并以此成果推行了一条鞭法,这就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
这些政策的推出,最显著的就是改善了明廷的财政收入状况。
每年的赋税能按时完成并上交,又清理了以前的积欠。
特别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