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够了,别说了,跟我到前面看看情况。”
前面的传令兵不断向莽应里这里传递这前方的消息,知道缅军被明军火力压制不断后退,莽应里就大感不妙。
终于,莽应龙制止了两群人的争论,开口说道。
现在,他要去前面看看情况。
若是真的没有一丝机会,他也只能选择按照明军的要求投降,避免继续这样的屠杀。
给缅军活动的空间太小了,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应对。
就在他们要出发到前面看看的时候,身后一个传令兵挤出人群冲过来,大声汇报后军遭遇明军偷袭的消息。
明军用响箭做为联络信号,在李成梁率部出击后,李如松那里也发出了进攻命令。
其实,从收到李成梁命令那一刻起,李如松就猜出父亲的意思。
他们虽说抓到了莽应龙,可缅甸跑掉的官员也不少,特别是那个缅甸王子,还有跟随莽应龙跑到大明的那些土司。
而土司,一直都是李家父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要达成魏广德的命令,长久统治缅甸,这帮人就是必须除掉的对象。
有他们存在,大明就很难真正达成对缅甸人的统治。
或者说,大明统治缅甸土司,而缅甸土司控制缅甸全部。
这不是李家要的结果。
虽然在京城的时候,魏广德曾经认为可以分化土司,利用土司控制缅甸。
但是李成梁其实内心有担心的,类似招术从辽东和西南地区执行的效果来看,其实并不出彩。
土司,依旧是西南叛乱的主要领导者,辽东亦如此。
之后,才有了消灭原来的土司群体,扶持新的缅甸人上位的策略。
他们依靠大明上位,从大明统治缅甸中获利,那么就必须继续依靠大明,维持他们的地位。
否则,李成梁哪知道百年后清军就是靠着百十万明朝降卒就统治了偌大一个中国。
趁着这可能是最后的一战,尽可能杀死那些土司首领,就是李如松猜出父亲李成梁要达成的目的。
目的明确,那就只能大开杀戒了。
阿瓦城明军的攻势其实比李成梁部还要猛,直接重火力开道后,步兵就全线押上,层层推进,根本就不是李成梁部以火器杀敌,步兵只是承担提供护卫任务。
这,其实也是李成梁在了解过多次明军和缅军交战过程后想到的,利用这一战的机会,他直接在最前线指挥这场战斗。
虽然名义上的指挥依旧是戚继美,可他的一举一动,全都是按照李成梁的示意在行事。
当看到在明军犀利的火器面前,缅军毫无抵抗之力后,李成梁终于认可了这种战法。
此刻,他就正对着戚继美笑道:“你曾追随你兄长打过倭寇,难道没学到这手?”
“禀大帅,我随兄长抗倭时,主要是以鸳鸯阵对敌,倭寇大多分散出击,很少遭遇大股倭寇侵袭。”
戚继美也是实话实说,几次对倭寇的大规模战役,他都没赶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