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到的,尽快完善北方水师的办法。
毕竟,江南各省富庶是天下皆知的事儿,而南海水师的造船经费,相当一部分就是江南各省提供的。
看完奏疏,魏广德只是略做思考,就提笔在便条上票拟“可”字,之后夹在奏疏里,就算完成了这本奏疏的审阅。
剩下就是送到司礼监,交到内廷去批红。
休息片刻,魏广德就开始今日的正是办公,批阅起奏疏来。
只是不多久,魏广德在看完一份辽东奏疏后,他就微微皱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奏疏是辽东巡抚张学颜递来的,不过却不是之前魏广德签发的公文,让戚继光择机率军直扑红力寨和沙济城,而是关于原辽东巡按御史刘台的奏疏。
刘台,也就是之前上奏弹劾张居正的那位,现在已经被罢为庶人回老家去了。
而这次的奏疏,却是张学颜弹劾刘台在辽东任职期间接受贿赂的事儿。
刘台已经离开辽东近一年了,现在案发,说实话,魏广德也说不准这事儿到底有没有其他猫腻。
可是作为巡抚,既然上奏弹劾,魏广德就不得不重视起来。
现在张学颜在辽东对戚继光颇多照顾,可谓有求必应,两人配合破位默契。
这点面子,魏广德还是得给的。
魏广德这时候不免感觉到一阵牙痛,有道是杀人不过头点地,现在刘台已经是个普通百姓了,还值得这样穷追猛打吗?
为几个官员升职提供便利,这样的事儿其实大明朝哪天没有发生过,一般来说只要升职的人没有犯下大案,这种事儿都是不会追究的。
可张学颜的指控,显然对行贿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却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而是上奏弹劾受贿的刘台。
刘台收没收这笔贿赂,魏广德相信十有八九是真的。
作为巡按御史,本来就负责对辖地官员监察之责,换言之,他们要升官还是贬官,做官到底算不算好,其实都是御史一支笔。
所以,御史这个职位位卑权大,地方上的官员没有不用心巴结的,送点礼物再正常不过了。
张学颜为什么要这么做?
用大明朝官场生态来说,张学颜的弹劾其实已经说实在罗织罪名。
虽然,刘台或许真犯了这些“罪”。
忽然,魏广德抬头,看向一个方向,那里是张居正首辅值房的位置所在。
是的,要说刘台得罪什么人最狠,狠到被革职罢官了还不解气,或许也只有那位了。
或许,就是他授意的?
一个念头忽然就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否则张学颜对于一个被罢官的同僚,即便当初得罪于他,有必要这样往死里整吗?
辽东因为特殊,自动被朝廷划入边地,所以辽东奏疏多送到他这里。
不过,这个时候魏广德更希望这份奏疏是投在张居正那边,而不是他这里。
按照以往的规则,魏广德应该是让有司协查,要辽东巡抚衙门移交他们掌握的口供等文书,都察院派人去湖广找刘台,最后才进行判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