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圣安第斯联盟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时候把奎宁卖给其他殖民国家的情况只会更加猖獗,非但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还会将奥地利帝国手中的优势拱手让人。

    所以奎宁在一开始就是弗兰茨规定的国家战略物资,必须进行严格管控。

    真腊地区有农民和官员联合起来偷偷向英国商人出售奎宁,弗兰茨的做法是尽数诛灭。

    弗兰茨的决定遭到了教会的强烈反对,毕竟真腊名义上是教权国又怎么能这样滥杀无辜呢?

    但弗兰茨很清楚,如果不杀,或者少杀,只会助长这种风气,此时不知道多少人在看着呢。

    如果弗兰茨这个时候选择了忍让,那么马上整个真腊,甚至整个东南亚都会效仿。

    那位犯事的官员和当地的几个村庄长老虽然被限制了自由,但都觉得一定会法不责众,毕竟牵扯进来的可是一整个县。

    然而很快奥地利帝国驻扎在真腊的所有部队都收到了命令,他们的任务是诛灭这一县境内的所有人,鸡犬不留。

    此役之后,真腊地区再没发生过大规模倒卖奎宁和橡胶的事件。

    那名英国商人不久之后在一家酒馆中遭到了暴徒袭击,货物、现金全都被劫掠一空。

    他短暂的发财梦就此破灭,他的事迹亦无人知晓就此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不要怪弗兰茨狠辣,涉及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由不得他心慈手软。

    只要现有的产地不丢,哪怕是英国人立刻觉察到问题所在,并且能立刻找到适合种植奎宁的地区,他们也需要至少6-8年才能等到奎宁成熟。

    而奎宁提纯相关的技术则需要一点点运气

    这6-8年的时间弗兰茨可以做很多事情,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他国家数百年的先发优势。

    如果不是弗兰茨有着后世的经验,想要量产奎宁并不容易。

    历史上英国人也曾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区尝试过无数次,但规模、产量始终有限,成本几乎与从南美进口相当。

    法国人的尝试更是笑话,他们的奎宁不但成本高昂,产量更是捉急,甚至连自家探险队的份额都满足不了。

    最后还是荷兰人找到了方法,在爪哇岛上开始了大规模种植,十年间便占据了世界产量的90%。但那也要等到1870年以后,理论上讲弗兰茨还有二十年的独享时间。

    退一万步讲,此时荷兰已经被奥地利纳入了德意志关税同盟,甚至巴达维亚的领导层都被弗兰茨掺了沙子。

    英法想要买到廉价的奎宁和奥地利帝国竞争殖民地可没那么容易

    此时南美洲的圣安第斯联盟还在计划减产以提高奎宁的价格,这也是世界主要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并不活跃的重要原因。

    圣安第斯联盟包括: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奎宁的主要生产国,他们完全垄断了当时世界奎宁的市场。

    这个联盟的宗旨就是维护奎宁生产国的利益,为此他们甚至可以将奎宁当柴烧。

    其实圣安第斯联盟背后的推手正是弗兰茨,要促成这个联盟并不难,毕竟人都是贪婪的,而且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联盟,弗兰茨不过是将其正规化了而已。

    虽说是弗兰茨在故意制约其他国家殖民非洲的速度,但奎宁高价却是历史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