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你也拍三国,我也拍三国,知道却不尽了解 (4/5)
么鬼?”
“先前以为《无极》创造了雷片巅峰,而《夜宴》又雷得更上一层楼,现在一部《赤壁》,只看了上,就已经成功继承了‘华语电影史上雷片之王’的帽子。”
……
高圆圆“嘶”的吸了一口气,不可置信的道:“真的有这么烂吗?”
吕布轻轻皱了皱眉,道:“从第一批看完的观众的反馈来看,是的。”
他是没扛到赤壁之战,但从正史、野史和中的描写,可以知道,这是一场比虎牢关之战还要精彩的战役,然而精彩和难拍也是成正比的。
从这些评价不难看出,吴语森的这部《赤壁:上》,从剧本、场景、服化道,到演员对于角色的演绎等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似乎,哪怕汇聚了张帼荣、梁潮伟等一票影帝、视帝、视后,也掩盖不住“烂”。
高园园拍拍胸口道:“还好你当时没有选择拍这部戏,不然又要被骂了。”
吕布却晃着手指道:“这个不一定哦,如果我接了,那么大概率是会要求改剧本的,而对于场景、服化道这些不合理的地方也一定会讲出来。”
高园园勾起唇角,道:“也是。”
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中,《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被影视改编次数较多的。
关于西游的电影虽然泛滥,但前有动画《大闹天宫》,后有电影《大话西游》系列,至少能有拿得上台面的作品。
三国呢,受关注较广泛的一般是电视剧,电影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见一部,无论是照搬罗贯中的,还是另辟蹊径进行改编,质量都不怎么样。
可是,明明三国有这么多精彩的人物和故事,怎么就拍不出好片了呢?
一个电影角色的塑造大有讲究,要符合历史,又要符合大众心理预期,罗贯中所影响的心理预期,还要有所创新,这又是一个大难题。
还有选题方面,一部电影的时长有限,不可能讲完《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所有内容,只能是选择其中一部分,而选择哪一段来拍,又是个纠结的问题,选热门的,像赤壁之战这些,观众太熟悉,会遇到上文提到的问题;选冷门的,像姜维、钟会他们的事,创作空间大,关注的人可能又不会很多,拉投资难度增高。
选好素材之后,还得确立一个主题,比如赤壁之战,它的情节非常精彩,但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串联起来,拍出来大概只能是一盘散沙。
反正就是三个字——非常难!
而吕布在这上面所占的优势有三。
一是,他是亲身经历者,眼见耳闻东汉末年这部分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和事件。
二是,他多是以观众的角度来去对剧本、对打戏、对创作去提要求。
三是,他本身就是资本,有绝对的主导权。
所以,《三国:逐鹿天下》才会有如此完美的开局。
接着,两人又看了另外两部大片的反馈。
先是陈凯哥的《梅兰芳》,目前这个票房其实不差,但评分只有6.9,对于一部影响力巨大的人物传记类型的影片来讲,则是非常失败的。
从观众的评价来感受,这部电影,看到了《半生缘》、《霸王别姬》两部戏,但没有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