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莱坞绘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2-试映(求收藏,推荐)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一行大字,韦恩-格林伯格作品!

    “唔,抓人的开头。”坐在侧后方的托德-麦卡锡轻声咕哝了一句,掏出铅笔打开了手中的本子,这是很多影评人的习惯,边看边记录,事后撰写影评也会方便许多。

    明亮色的开头直接点出了主题,黑人男孩和白人女孩,这样的剧情在这个年代就是爆点,会吸引住观众的好奇心,让他们继续看下去。

    “镜头语言表达的不错,看似温暖的色调,却透露着苍白的背景。”

    托德-麦卡锡在本子上简单记录着,没错,可能今天来的这些影评人,只有他最了解这个导演,因为他看过之前的《忌日快乐》。

    那部反乌托邦式的影片,一下就吸引了他的兴趣。托德-麦卡锡仔细研究过那部片子,那样小成本的独立制作,竟然拍出了很多新意。

    而这部《逃出绝命镇》刚看了几分钟,他就知道这部影片,同样是一部反乌托邦式的惊悚片。

    他能明确的感受到,这个年轻导演的进步很大,相比于第一部作品时至嫩的镜头语言,这部就要好了很多。

    随着剧情的慢慢深入,影厅内就再也听不到任何说话声,托德-麦卡锡也把注意力放到了故事上。

    影片在不如不觉中放映了一大半,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通过镜头语言的作用,让一个本应该明媚的故事,变得诡异黑暗。

    尤其是从进入小镇开始到现在,不管是悬念的设置,还是里面演员的表演,即便他这样的资深观影人,也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兴趣。

    当影片渐渐走到最后,看到男主角并没有被催眠,竟然是在自己耳朵里堵了棉花,托德-麦卡锡就一阵兴奋。

    黑人男主角从椅子里把棉花摘出来,塞进了耳朵里,从而反杀了对方。而摘棉花有什么重要意义?因为摘棉花是最具有黑人奴隶代表性的工作了。。。

    还有那些鹿也是对黑人的隐喻,这个年轻导演对影片细节的把握,简直堪称一绝。

    扭曲型影片,这是托德-麦卡锡看到这里,对影片的临时定义。从影厅中大部分观众,被其中的冷幽默逗笑,到最后部分所有细节的累积,会让人不自觉的后背发凉,甚至头皮发麻。

    每个人都在随着这个黑人小伙一起提心吊胆,等看到他开始反杀时,所有人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

    “他还是太过注重血腥镜头了,玩弄黑暗的人性简直成了这个导演的本能,也可能是他仅有兴奋点。”

    托德-麦卡锡看到片尾可惜的摇了摇头,他刚刚在远处看到过韦恩-格林伯格,非常年轻清爽的一个人,不知道他为什么一直喜欢玩弄这些,难道离开这种关于人性黑暗扭曲的风格,他就不会制作电影了?

    这不会是韦恩-格林伯格的最后一部电影,更不会是最后一部他以“社会上的恶魔”,为主要切入点的电影,托德见过类似同样风格的导演,却没有一个能像韦恩这样,既掺杂了个人风格,还能吸引大众影迷。

    影片并没有添加字幕,结束后荧幕立马就黑了下去,影厅中的灯,也都亮了起来。许多观众还沉浸在影片中,直到过了半分钟,所有人才反应过来,影片已经结束了。

    不光后排坐着的影迷,就连前半部分的那些大量的媒体记者,也都沉寂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第一排的导演,像是在酝酿着什么。

    忽然间,也不知是哪里开的头,掌声像是海啸一样响了起来,声音甚至传到了影院的门外,尤其是后面的大众影迷群体,还在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叫着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