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19章 共和时代与元首时代不能相互否定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此外,由于东罗马的持续衰落,在西欧人和土库曼人的冲击下,原本的普世概念开始瓦解,当地人开始疑惑“到底什么是希腊人”。而在这之前,这个概念相当模糊,也不太被人重视。

    卜列东就是第一批试图对此进行定义的学者,因此也被后人认为是希腊民族主义的渊源。很多人认为,他提倡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和宗教,强调伯罗奔尼撒等地是希腊人自古以来的家园,就是为了给危机时刻,团结希腊人做准备的。

    同样,虽然他不赞同公教教会的神学观点,但为了寻求支援,挽救国家,还是积极奔走,利用自己在意大利的影响力,推动两个教会的合并,只不过最后也没能成功。

    历史上,卜列东相当高寿。在1441年,他应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邀请,离开意大利,回到危机四伏的摩里亚任职,帮助君士坦丁修复科林斯长墙。不过,几年之后,奥斯曼军队还是用巨炮摧毁了城墙。最后,他在1454年去世,比他一生都在努力复兴的帝国还多活了一年。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在这个世界,老头子受到的思想冲击,可能还要更大一点。郭康当年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他跟各路人马辩经。后来王大喇嘛召集学者们编写书籍,还见他回来过几次,所以之前就认识。

    他身后,还跟着一群年轻人,都是他在希腊和意大利招收的徒弟。乔锋说,出征之前,他了解到郭康的设想之后,就开始为各个教派之间的大会做准备了。作为两边都有人脉的学派,卜列东等人应该能帮上不少忙,于是就都请过来了。

    “这位是我的朋友安东尼奥,安东尼奥·萨鲁塔蒂。”乔锋把人群前,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人拉过来:“他的爷爷,就是我们城邦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科鲁奇奥·萨鲁塔蒂先生。”

    “我听说过你爷爷的事迹。米兰人说他的一封信能顶一千个佛罗伦萨骑兵。”郭康和对方也握了下手:“你也一定能和他一样,用智慧为大家造福。”

    “过奖了,过奖了。”对方连连说道:“我们真正能依靠的,是大家的帮助。维斯康蒂家族当年控制了那不勒斯以北大部分地区,除了教宗和威尼斯,也只有我们在抵抗了。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逆转这么悬殊的实力差距。没有贵国和其他朋友的支持,恐怕也就没有今天了。”

    “他们家族最大的贡献,还不是政治领域,而是学术界。他的祖父,是我们这里人文主义者和民主派的领袖。”乔锋似乎和他关系很好,专门又帮他夸赞了一阵:“他跟着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学习过,后来回到我们这边任职。我们的学院和翻译机构,就是他主导建立的。”

    “人文主义是什么?”跟着郭康的约翰爵士,忍不住好奇地问。

    “这是个古代术语,意思是不再完全专注宗教,而是重视人本身的那种研究。最早是西塞罗提出来的。”安东尼奥解释道:“我祖父把这个词发掘出来,作为他们学派的口号。”

    “这个西塞罗又是谁……”约翰爵士有些傻眼。

    “是个古罗马时代的人物。他在文学、演说、修辞方面造诣很高,是我们学习古典文化的模版。”安东尼奥还是很礼貌地回答:“他和小加图等人,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也在积极入世,捍卫自由与共和制度,所以我们这里的共和派,一直把他们作为偶像。”

    “不过我们罗马的法统,来自于凯撒和奥古斯都。”吴翰插嘴道:“不知道您祖父对此有什么观点么?”

    “他的论文里,明确讨论过这个问题。”虽然吴翰的话像是警告,但安东尼奥还是不慌不忙地说:“当年米兰公爵维斯康蒂围攻我们的时候,祖父发表了《论暴君》,详述了他的观点。他反对的,只是维斯康蒂这种暴君。实际上,虽然是共和派,但他依然支持但丁的普世君主理论。”

    “啊?”吴翰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