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不得他们不来。”朱祐樘豪气干云道,“有王卿家和朱卿家在,朕怕什么?秉宽已带兵深入草原,朕虽不能与之并肩作战,但也要为他摇旗呐喊,此方为平草原之策。若是朕御驾亲征,连鞑靼人都不留意,无法将他们的部分兵马抽调过来,那朕往威宁海去,还有何意义?”
王守仁心想,当皇帝的去威宁海,不就为了展现一下威风?
说能牵制鞑靼主力?
听着就不靠谱。
“王卿家,如今有草原上,唐寅和马仪等人的消息吗?”朱祐樘问道。
“回陛下,未有。”王守仁道,“上一次有消息传来,还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
“那就是了,鞑靼人阻断了唐寅率兵回大明的路途,秉宽带兵去援救,这一战必定会打得惊心动魄。”朱祐樘道,“朕只在城内休整一日,就马上出关。接下来由王卿家你来安排一切,务必要做到不做停滞,不能误了大事。”
“得令。”王守仁抱拳道。
……
……
朱凤于行在内停留了一夜,为第二天下午出兵做一些准备,到第二天一早,他才离开行在,去拜见王守仁。
这头王守仁经过一夜的准备,已将出兵的兵马点齐。
从皇帝原本御驾亲征两万兵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万兵马。
王守仁对朱凤道:“令尊亲率一万七千兵马为先,陛下将会亲率六万兵马往威宁海,一共兵马近八万。其中可作战的骑兵有三万五千,剩下的都是步卒,也有负责运送粮草和辎重的。”
朱凤道:“会不会太多了?”
“知节,你觉得八万兵马……多了?”王守仁皱眉问道。
显然在王守仁看来,皇帝御驾亲征一趟,只带个八万兵马,其中有不少还是老弱残军,这么个架势出关,要是鞑靼人全面来袭,还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
连王守仁也不认为如今大明可以在战场上完全碾压鞑靼人。
可皇帝就好像是有一股盲目自信一样,带着两万没上过战场的京营士兵就敢来西北……简直是有点无知无畏的意思。
朱凤叹道:“八万兵马出草原,鞑靼人必定是不敢来了。张兄那边才带了三千兵马……”
“也是。”
王守仁无奈摇摇头。
皇帝有盲目自信,而张周那边的自信心似乎更足。
你说你要平草原,带个十万八万大军都不嫌多,居然只带三千兵马……还都是京营里挑出来的?
哪怕你带点边军将士也好,至少有的还有战斗经验,可京营士兵有什么?以前京营士兵都被拉去营造宫殿和庙宇,都快成泥瓦匠了。
你张秉宽竟带着三千泥瓦匠跑西北去跟鞑靼人玩命?
朱凤问道:“王大人,您觉得不妥吗?”
“何止是不妥……”
王守仁叹口气道,“事已至此,定不能再出什么偏差。就算是要平草原,也可以经过几年准备,完全没必要像眼前这样不顾后路。为什么要急于一时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