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又道:“皇天后土庇佑,朕此番必定马到功成。与诸位卿家共勉。”
说完,朱祐樘也登上了他自己的銮驾。
在场大臣看着还是比较头疼的。
当初英宗出征时,好歹也是骑马而行,那场面也堪称宏伟,而眼下这位虽说也是带了大军出征的,但两万兵马所能造出的声势实在也就那么回事,且这两万兵马,也并非全都是作战兵员,其中有不少是配备的民夫。
……
……
朱祐樘也踏上征程。
这次的出征,朱祐樘那边会显得很随便,大臣这边明明应该用强硬的姿态去阻拦,却也没这么做。
在目送皇帝一行走出德胜门后,刘健仍旧迟迟未将目光收回来。
李东阳道:“我们是否未做到人臣之责?”
刘健这才把头转回来,看了李东阳一眼,那眼神很复杂。
李东阳则从这目光中,看出刘健态度中的不善。
如果一个皇帝不听大臣的号令,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皇帝上来,但弑君是不可能的,能做的手段实在太多了,包括且不限于暗杀,当然这种暗杀会在表面的阴谋之下。
总归不能把矛头直接对准文臣本身。
“朝中事,也没变太多,陛下不是有言在先,朝中大事,还是要亲自审阅吗?”王鏊走过来说了一句。
这是在提醒李东阳,即便皇帝离开京师,但天下的掌权者,仍旧是皇帝。
皇帝人在往大同的半路上,还是可以批阅奏疏,只是在时效上可能会降低不少。
刘健叹口气,没有跟李东阳和王鏊说任何话。
其实他的态度已经表明一切。
对皇帝出巡威宁海这件事,本应该反对,但他没有反对,就说明他宁可看到皇帝胡来,最好再让皇帝承担胡来的后果……只有这样,皇帝或是继任的皇帝才能意识到,光靠张周那套穷兵黩武的方略是不管用的。
大明还是应该走正统的路线。
当然哪条路是正统,由他们说了算。
……
……
朱厚照要回宫了。
他是比较高兴的,因为老爹走了,他不但不用怕被禁足,还获得了一种近乎于监国的权力。
他可以在文华殿听大臣讲述朝中大事,这是他父亲给他的权限,作为太子,他要学理政那一套了,尽管朱厚照自己也知道那些事很复杂。
可还是架不住心中那股好奇之心。
谁说我老父亲才能把朝事打理好?谁说少年郎做事就一定不行?
“回去,把秀荣那丫头给找出来,我要好好给他上一课。”朱厚照觉得自己现在要充当长兄。
老父亲不在,我不就铁铁管着你个小妹妹?
高凤道:“殿下,听说公主并不在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