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九十一章 他就是个匹夫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周一连上了十二道奏疏。

    时间就发生在三天之内,上奏疏动作是频密,让朝野上下也觉得很惊讶,毕竟以前张周是以占茅坑不拉屎而著称的。

    这次上奏疏,是以公开的方式所上,而奏疏的内容是论平北方军务策,十二道奏疏都是陈列如何平定北方草原,尤其是以大明边疆为根基,出兵草原后如何通过跟鞑靼人交战而平定。

    就相当于之前朱厚照跟朱秀荣坐而论道命题的加强版。

    奏疏一上,皇帝二话没说,直接让人将奏疏誊写数十份,发给朝中各衙门,似乎是要公开探讨平定草原之事。

    年还没到,在朝的人都懵逼了,感觉自己头脑不够用,只能被迫加入到这次的探讨之中。

    内阁值房。

    内阁大臣是第一时间拿到了这份军务策的关白本,而内阁三人展开内部讨论……程敏政没来,最近程敏政一直在患病之中,在刘健猜想中也可能是程敏政有意顾着上听处的差事而不想参与到内阁事务中来。

    不管怎样,这次的会议并没有程敏政参与。

    “……你们看。”李东阳拿起誊录本指点道,“张秉宽在上奏中说明,将会在来年开春之后,也就是三个月后,派兵进发到草原,而在这之前,唐寅的兵马或并不会撤出草原。也就是说,这一战其实从现在,已经开始了。”

    王鏊打量着相关的内容,却是皱眉说不出一句话。

    刘健道:“他分明是想在来年一次根除草原之患,想做平定北患的功臣。”

    李东阳用好似打趣的口吻道:“他这是想做千古第一人。”

    二人一唱一和,让王鏊在旁很不自在。

    他很想说,你们有什么要商议的,自行说便可,为什么要让我在这里听你们单方面对我宣讲?

    虽然张秉宽是当初我选出来的,但也不代表我什么事都听他的呀?

    李东阳道:“济之,你如何看?”

    王鏊谨慎道:“计划太过于宏大,未免流俗了,这种军务策地方官员一年能上几百道,没有一道能具体去落实的。”

    “可这次不一样。”李东阳道,“地方上所呈的有关平西北八策、九法的,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但如今张秉宽掌管兵部和户部两部,手上既握着军政大权,又统筹大明的府库调运。他若是开战的话,是有那实力的。”

    意思是,别人都是在空谈。

    而张秉宽是有那实力说到做到的,谁让这货手上握着皇帝给的特权?

    他要真想干的话,是能干得出的,但干不干得成,另当别论。

    刘健道:“大明朝需要如此折腾吗?”

    王鏊问道:“若是真要出兵,大明要耗费多少年的军饷?”

    一个问题,把场面搞得很僵。

    皇帝现在刚得到海外的那一千多万两银子,随即大明就展开了采购粮食和军械物资的活动,现在京师周边的物价都在上涨……大概是都觉得朝廷有银子不花是王八蛋,皇帝也不喜欢把银子堆成山。

    当皇帝有了银子,也要消费,也要花钱。

    以至于现在银子都不当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