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朱祐樘笑道:“秉宽,东西多到装不下,朕也看过他们的上奏了,还说应该马上再派船队出海,且这次应该多派人马去,不然东西都带不回来了。”
张永笑道:“这还多亏蔡国公,要不是抢在头里,被人给先一步抢就走不好了。”
“秉宽,你怎么认为?”朱祐樘问道。
张周道:“以臣所知,那地方地域广袤,光是一片聚集地,就有海外之民数百万人,若是能长久经营的话,或可以让他们成为大明的子民。”
“几百万人吗?”朱祐樘问道,“真有那么多人?”
杨鹏急忙道:“以林郎中和应城伯等人所言,的确是有不少百姓,但具体无法清点,毕竟这次出海就只能在沿海等地活动,还无法深入到内陆。”
朱祐樘道:“几百万人,那需要派多少人马,才能治理他们?”
显然在朱祐樘看来,这些未开化的野人太危险了。
鞑靼人也就有个几十万人,就把大明北疆折腾得不轻,要是有另外一批几百万人的野人,最好就是跟他们保持距离。
张周道:“陛下,以臣所见,只要有火炮和火铳等,那些海外之民不足为虑。”
杨鹏也急忙道:“奴婢也问过应城伯作战的情况,方知晓那些野人并无作战能力,所用的甚至都不是铁器,有的还在用石头和铜件,连大明将士的甲胄都无法打破。”
“什么?这也太……”
朱祐樘想说,这也太儿戏了。
我以为是派兵去跟鞑靼人打仗,还以为是那种有来有回的战场厮杀,原来就是一边倒的碾压?
杨鹏道:“据说只有西洋人才有实力与大明一战,但他们的武器也远落后于大明将士,且西洋人一次只有一两条船,最多出兵不过百余人,但就是这么一支西洋队伍,在那地方也可以做到横行无忌。”
朱祐樘道:“秉宽,看来要彻底征服那地方,也不太难。”
张周道:“回陛下,臣认为,在那边可以发展种植园,将大批的粮食运回来,同时也运回必要的矿产,诸如煤和铁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在那边种植草棉等物,并以其人手的数量优势,在那边广泛开展种植和加工……”
“就是太远。”朱祐樘道,“若是把他们培养起来,以后他们有了铁器,甚至是有了更好的武器,会不会……有反噬?”
张周笑道:“以臣看来,他们的武器不可能会有质的提升,就算想有一定的作战能力,怕也需要个几十上百年。如此大明的兵锋会更加强盛,足以压制他们。”
“挺好,挺好。”
朱祐樘对此似乎也很满意。
几十上百年之后,连他都早就不在了,去考虑那么多干嘛?
还不如着眼于眼前,把大批的粮食和物资运回来,甚至还有让他想想都激动的大批白银,有了这东西之后,他皇帝再也不用看朝臣的脸色。
银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陛下,还有一件事。”杨鹏随即道,“以奴婢所知,这次出海的将士,赏赐都不少,最少也有两百两成色非常好的银子赏赐,在赏赐之事上,就花费了几十万两白银。”
朱祐樘点头道:“带回那么多,多赏赐一些也是应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