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简直是在……拿大明国祚开玩笑啊。
朱祐樘对此显得很坚决道:“北方边患持续几代人,如今趁着大明火器强盛,朕想一次根除边患,若是两年之内完不成,鞑靼人以后也掌握了制造火炮的技术,战场上孰胜孰负再就难料。先前不是也有人跟朕说,铸造新炮,配制新火药,会让鞑靼人掌握技术,对我大明危害更甚吗?”
以魔法打败魔法。
是你们文官天天在朕面前分析利弊,正着说,反着说,听起来都是你们有理。
连铸造火炮和研发新火药,都能被你们另辟蹊径认为鞑靼人一旦掌握这技术,会让大明边关受害更大,甚至以此将张周定为潜在的千古罪人……现在朕就说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那就速战速决。
两年……
这准备时间已经很长了,如果加上火炮和新火药研发出来的头三年时间,前后已经五年准备时间,这还能说是仓促?
李东阳道:“陛下,平定草原之事,未必急于一时,即便要出兵,也当以边关将帅和将士为主,实在不应有陛下您亲自前往。”
朱祐樘叹道:“可是朕生平的志愿,就是想要平定草原,莫非你们认为朕没有那能力吗?”
李东阳心里也在着急。
难道要跟皇帝好好论论御驾亲征的坏处?
这件事好像也不用论了,难道最近这几十年,这不是共事吗?从你爷爷开始,谁还再提过什么御驾亲征的事?
朱祐樘道:“你们也不必再劝了。为此战准备粮食和军械的事,朕打算一并交给秉宽去做……户部尚书佀钟多次请辞,朕已经准许了,在佀钟离朝之后,户部的事朕已打算全盘交给秉宽。你们有何意见吗?”
这下在场四人都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特别召开这次会议了。
因为皇帝需要备战。
在备战的基础上,兵部和户部都要交给张周一个人,这算是穷兵黩武的先兆,甚至已经开始落实了。
找这些阁臣来,似乎也不是商议的,而只是接传达精神,让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反对……你们也没资格反对。
刘健道:“陛下,以一人执掌两部,实在是有失规范,且如此会导致擅权的情况出现。兵部和户部等事,应当交由不同的人来打点,更不因因此而耽搁了各衙门的独立决策,以及办事效率等。”
朱祐樘一脸淡定道:“你们是觉得,秉宽一人无法胜任?”
“是。”刘健直言道。
朱祐樘微微摇头道:“那平时秉宽不在兵部,兵部出现过什么偏差吗?”
“这……”刘健这会似乎猛然意识到,皇帝纵容张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似乎就是为今日的事所准备。
朱祐樘再问道:“再或者你们认为,要筹备西北的战事,尤其是一场浩荡的战事,除了秉宽之外,还有谁更适合出来做统筹之事?”
刘健更无从去回答。
张周这几年的崛起,导致连他们这些反对张周的传统文臣,都觉得似乎是朝廷离了张周不行,尤其是在军政方面,似乎也挑不出谁比张周更牛逼。
如果换了三年前,他们还可以推荐马文升出来,可现在马文升已经退休了,再召回来也不适合了。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