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八章 采访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儒家人的传统,就是从各个刁钻的角度来否定政敌的功绩,将好的说成是坏的,以立场不同来打击对手。

    张周道:“谢阁老,除了那份名册,你今天还有什么事吗?其实我马上要回京了,你要有什么事,想让我去试着做的,也可以说说,或许我能帮上忙呢?”

    张周也算是“投桃报李”。

    既然你肯定了我的功绩,那我就可以替你做点事,说不上是扯平,而是一种变相的和解。

    谢迁摇头道:“我只是想知道,你所做之事,到底是出自何书籍?还有,你这一切……到底是从何处学来的?我纵观历朝历代的典籍,看遍了经手的经史子集,也未曾看到眼前这一切出自于何处,更是无从去探寻。”

    “哦,只是求知心作祟?”张周笑道,“那就要让谢阁老失望了。其实这种改变,本来就存在于民间,只是谢阁老长久居于高位,看不到罢了。”

    “不可能。”谢迁道,“我虽老眼昏花,但还不至于闭目塞听。”

    张周义正言辞道:“民间积累财富,所用的手段很多,开矿者没有吗?冶炼钢铁的不存在?只是被官宦所打压,让他们形成不了气候。”

    “再说这开矿者,往往都会被地方官府所占据,西山的煤矿在我开矿之前,已经比比皆是,只是产量低了一些,达不到如今的标准。”

    “大明年年都在造船,只是造船的经费受到极大的限制,且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真正用以造船的款项少之又少,造出来的船只自然无法经受惊涛骇浪,自然也无法远隔重洋,但出海之事乃是我首创吗?郑和出海的事,难道很远吗?”

    “再或这座新城,就算是有一些新的产业,但多数都也是民间所存在的,但只是在旁的地方无法生根发芽,就在于官府和地方势力所不容,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滋生的土壤而已。”

    张周侃侃而谈。

    把这番话说完,甚至连能言善辩的谢迁都哑火了。

    谢迁半晌后才问道:“究其根本,乃是我们……的限制吗?”

    这个“我们”,在张周看来,是谢迁已经觉悟,认识到传统文臣派系对民间资本的打压,导致民间市场经济活力一直无法上来。

    张周道:“也可以这么说,商人逐利,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市井百姓,谁不逐利呢?以前陛下或不在意这些,受到的限制太多,如今陛下一心要平定草原,需要逐利的人来帮朝廷获取利益,才有了今天的改变。我……也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唉!”

    谢迁重重叹口气。

    他似乎是被张周说服了。

    一个老头,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终于在底层摸爬滚打之后,才理解到了大明落后的根源。

    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张周也觉得,能让这样一个老顽固接受这些,也算是不易了。

    张周道:“谢阁老就真的没旁的,需要我帮你做的?我时间不多,怕也要先行离开。”

    谢迁笑着摇摇头道:“不错,你能来,与老夫谈这么多,算是很给面子了。换了他人,早就不记得这里还有个行将就木之人。”

    张周心想,你的命还长着呢,至少还有二十年的活头,可你认为的青壮年的皇帝,命还有多久就不好说了。

    至少在历史上,你的命经受住了岁月考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