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上不急下急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想干嘛干嘛。

    从传统儒官的角度来说,他们一定不能坐视这种事发生。

    李东阳道:“看着吧,这次就是朝上施压,张秉宽今天还没来,不过这事……小不了。”

    ……

    ……

    刘健和李东阳,甚至是朝中传统文臣,都做好了在朝上,跟皇帝据理力争,与张周派系死磕到底。

    虽然张周仍旧没上朝,但户部左侍郎陆完在,辽东缺少军粮物资的事,照理说一定会有人挑出来,然后在朝上进行一番据理力争,而陆完在上听处时锋芒毕露,这次陆完调西北的事没成,那陆完也需要一些表现机会。

    从文臣的角度来看,陆完需要这样的机会,以获得重新进入上听处的资格,同时陆完也是为了彰显他这个户部左侍郎并不是摆设。

    但出人意料的是,当天的朝议,皇帝从开始好似就不想提辽东缺少军粮的事。

    因为朱祐樘压根不在意这点。

    格局不同。

    本来该商定谁入上听处的事,也没有落实,等于说现在上听处内暂时只剩下两位临时值守大臣,等着换届的内阁大臣程敏政,以及兵部右侍郎熊绣。

    上听处的獠牙,似乎随着陆完的离席,已经被暂时拔除。

    朝议结束之后,对于大多数大臣来说,是比较轻松愉悦的,跟皇帝之间没有起冲突,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就能继续混日子。

    可对于刘健和李东阳来说,这件事就显得那么不同寻常。

    明明皇帝已经拿到了跟大臣力争户部控制权的机会,怎么皇帝还会这么淡定?难道说皇帝觉得,这件事应该先迟缓两天再说?让事情再发酵发酵?

    到了内阁值房。

    刘健将王鏊叫到身边来,交给他一些奏疏,尤其是将崔元上奏缺少粮食,以及遇到天灾无法继续行军的“哭诉”奏疏,放在上面。

    “济之,你看看这个,拿个意见出来。”刘健想试探一下王鏊的口风。

    王鏊接过来,只是将最上面一份随便翻开,扫了几眼,内容他似乎早就清楚,随后又合上。

    他道:“按照以往的规矩来说,这一战要么罢休,将将士发还原籍,以安军心。再或是临时调动粮食,若从京师调,怕是已然不及,除非先从辽东储备中拿出一部分,随后再以京仓储备补上。”

    李东阳走过来,笑道:“京储那边,最近没过去走动,要不克勤你带济之过去走走?也该了解那边的情况,也好知道能调动多少粮食出来?”

    这是在给王鏊挖坑。

    就是让王鏊跟着程敏政去看看,其实大明京师的储备也没剩下多少粮食,太仓等大仓也近乎是半空的状态,让王鏊知道,其实所谓的辽东之战,根本是打不起也不该打的,让王鏊知道他选出来的那个学生张周,在这件事上是有多不负责任。

    程敏政打个哈哈道:“最近翰林院的事务繁忙,我怕是抽不开身,要不让济之自己去?户部也会派人协同的。”

    王鏊问道:“那我是去查账,还是查仓的?”

    这问题,让李东阳脸上的笑容淡去。

    王鏊显然也不是蠢人,他知道李东阳这是在搞派系斗争,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