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九章 诡异的朝堂 (4/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按照规则来说,应该由吏部先提报人选,然后在朝议时进行廷推,三人入围,最后从三人中选一人出来。

    这是正常廷推的流程。

    刘健道:“调唐寅去三边,事是定下来,但他的职位却仍旧没定。到底是佥都御史,还是副都御史,再或是右都御史前去,是继续为工部右侍郎,还是进一步为户部右侍郎,或是挂职于其它,都不定。”

    李东阳问道:“那意思是说,陛下很可能是以唐寅为户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前去?那他的官职上,可比王伯安矮了一截。”

    三边总制理论上,官要比宣大总制大。

    这也是为什么最开始,他们在内部探讨谁来接替时,都会先预设一个条件,那就是要先当过六部侍郎,只有当过正职六部侍郎的人,才有资格挂六部左侍郎的职位去西北,且不用挂右副都御史,直接可以为右都御史,甚至是左都御史。

    有过当侍郎的经验,也可以直接兼任户部或工部尚书,前去三边治军。

    若官职太低,这涉及到几级跳的问题,没立过军功,上来让你连跳三级,先不论皇帝是否同意,就问你去西北,能服众吗?

    你下面随便一个巡抚,都是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的,以平级的官职去,根本不能调遣三军,也不能对西北形成统筹。

    刘健问道:“那陛下会不会以他为右都御史,甚至兼工部尚书前去呢?”

    “不太可能。”李东阳明确道,“就算他当过蓟辽总制,在资历上也不足以直接跳升到尚书,哪怕只是兼任的,张秉宽升尚书遇到那么多阻力,就凭他唐寅?他有何资格?”

    刘健道:“若陛下不以其为尚书,就会一定挂户部侍郎衔。”

    李东阳想了想,点了点头。

    皇帝现在明确要把户部拿到手里,既突然提了个唐寅上来,而又不能直接让唐寅挂尚书衔,那就让他挂正职户部右侍郎的官衔,听起来是最合理的。

    至于是右都御史,还是右副都御史,好像又不是太紧要了。

    刘健道:“找机会,去跟负图打一声招呼,让他想办法去信到宣府。”

    “哦。”李东阳一怔。

    随即他明白刘健的意思。

    宣府毕竟严格来说,是西北储备粮食的重地,唐寅调西北,既是以户部右侍郎去,且还是实职并非兼职,那唐寅到西北之后,必定要以军粮物资调度为先。

    若让唐寅这官当不顺,就要先从宣府下手。

    但他们直接去命令宣府巡抚刘大夏则不合适,因为这属于明着挖坑,属于乱来。

    可若是让已经退休的马文升,暗中去暗示刘大夏一番,那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当然,始作俑者还是他们俩,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传统文臣阵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