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六章 各有所谋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颔首,似同意这说法,道:“先前需要宣府出兵,如今或就只待出结果,鞑靼人现在从何处撤走,以及宁夏本地的守军是否能拦下来,或是拦多少,那才是关键。宾之,你说说你对候选二人的看法。”

    这就提到了内阁,或者说是传统文臣对于三边总制的推选情况。

    李东阳道:“戴珊和史琳,此二人也算是各有治军经验,但戴珊之经验多在内陆而非边关,惟独史琳在成化时于军中便多有建树,奈何近几年他的官职也一直不进不退。”

    此时的史琳,是工部左侍郎。

    大明三边总制,一般是会让德高望重的老臣来担当,诸如先前的王越或是秦纮。

    但也会出现像王琼这样新贵担当的情况,不过显然李东阳还是中意于史琳这样老成持重的,且在朝有当过侍郎经验的传统文臣,虽然史琳也算不上太老,且最近也没有出任西北督抚的经历,却也算是文臣退而求其次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刘健问道:“若是这么推出去,能应选的机会有多大?”

    李东阳道:“那还要看张秉宽想让谁顶上,目前看来,最为合适的也是二人,一个是王伯安,另外一个……就是……唉!”

    说到陆完这边,李东阳连他的名字都不想提。

    显然陆完伤内阁太深,最近内阁跟上听处争锋日盛,陆完主持了参劾罢黜谢迁的事情,且为始作俑者,这也算是把内阁彻底得罪了。

    刘健道:“我们最不想让谁来顶替王德华,那或就是谁,以王伯安在大同经营日久,未必需要撤换他,且他太过于年轻气盛,张秉宽入朝尚且不过三年,而王伯安也不过如此,如何能让两个初出茅庐之人,位居高位呢?”

    瞧不起张周,想打压张周,刘健觉得没办法。

    可要是去打压一下王守仁,或还是有机会的。

    怎么说王守仁也算是官宦之后,且王守仁是有“软肋”的,那就是他那个爹,虽然现在看起来,老王家对王华的仕途也并不怎么关心,毕竟王华如今在翰林院中,也属于被排挤那位。

    “那就是要防陆全卿,此人有个优势,那就是在军中威望不小,单纯论治军的成绩,史琳未必能胜他。能比的,或也就是资历了。”李东阳说到这里,便有些无奈。

    让史琳去跟王守仁比,有些条件还比较容易说出口。

    那就是王守仁太年轻了,等他历练几年,再顶上也不迟,反正年轻人嘛,需要锻炼的地方很多,着什么急?

    可要是换了陆完,画风就不一样了。

    陆完也算是个老油条,怎么说入朝也十六年了,辽东有过战功,且还有过正职侍郎的履职经验,比王守仁胜在稳重,这就等于是传统文臣最在意的点,被陆完给拿捏了。

    文臣最喜欢讲资历什么的,史琳跟陆完比,优势并不大,或者说是根本就没优势。

    刘健道:“你觉得,张秉宽会属意于陆全卿吗?”

    这问题,让李东阳短暂失神,他在斟酌后,摇摇头道:“不能确定。”

    刘健站起身道:“这两年,陆全卿可说是风头正劲,先从辽东巡抚调回京,升了户部右侍郎,做事的精力却近乎都放在了上听处,户部的事务却做得平素,无什么亮点。却是在人际上,闹的人人喊打,这般人与张秉宽相处,真能做到融洽?或者说,你觉得,张秉宽会容得下这种人?”

    李东阳道:“若不是陆全卿,还有谁,更为合适呢?”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