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道:“不必,卑职立着就好。”
王明珊则也不觉得怎样,她甚至也不觉得跟父亲就这么面对面立着有什么不妥,反正对她来说,尘世间的七情六欲什么的都是累赘,跟着张周在哪,只要张周在做事的时候,她脑子里放空,神游天外,那就是比较惬意和自在的。
……
……
张周和杨鹏对桌而坐,杨鹏随即将来意说明。
“两日后,就是朝议了,陛下提前已打了招呼,王鏊王学士要入阁为阁老,位居之四。还有礼部的林尚书要迁吏部尚书……”
“哦,这些在下也有听闻。杨公公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不敢。”
杨鹏急忙道,“在下只是觉得,京师内,太过于风平浪静了。”
张周问道:“风平浪静意味着太平无事,不是挺好吗?”
杨鹏道:“其实也是暗潮涌动,以咱家所知,其实现在很多人盯着一个职位,乃是总制延绥、甘肃等处军务,也就是三边军务者,这不嘛,那位王军门要调回京,他将履职于何处暂且不说,就说这三边军务,非一般人所能执领。”
“哦。”张周点头,“也是。莫非杨公公有什么好的人选,要跟我提一句?”
杨鹏一怔。
现在张周说话都这么直接了吗?让我举荐人选?
但他随即感受到,这大概不是什么好话,有可能说的就是反话,大概是让他别随便乱说的意思。
杨鹏道:“想问先生一句,您所属意之人,乃是何人?当然,现在朝中人都知晓,您在这种重要职位的安排上,并不太会去参杂个人的意见,尤其是在陛下面前,奈何这种军务大事,陛下怎可能不听取您的意见呢?”
张周点点头道:“兵部尚书嘛,如果说这点事都不能给陛下建议的话,那也实在是……不对的。其实我也推荐过几个人选,具体也就不说是谁了,但始终还是要经过廷推的。”
杨鹏问道:“所以说,三边总制需要在廷议上决定?”
“嗯。”张周道,“不是应该如此吗?”
杨鹏问道:“那先生是否会在廷议上,推荐什么人呢?”
张周道:“我要推荐的人,已经跟陛下说了,至于之后廷议上最后会推选出什么人来,还要看当时的情况。其实这个人选,或是老成持重之人,或是能有担当之人,都是未知之数,甚至是我,也有可能顶上这个位置。”
杨鹏叹道:“先生去,固然是好,但就怕朝廷很多事离不开您。”
“杨公公谬赞了。”张周道,“我不过是个平常人,怕也承担不了那么多职责之外的事情。但其实,调哪去,也看哪里需要吧。你不会只是来,跟我说这个吧?”
杨鹏笑道:“是谁都好,就是那位陆侍郎,似乎已经暗地里开始活动了。”
这就说到了关键节点上。
杨鹏的确在三边总制的位子上,没什么合适的推荐,甚至也没资格去推荐。
但就是在陆完的问题上,杨鹏一是气愤不过,二是他知道,陆完现在结交的是陈宽,而如今司礼监中,他杨鹏是排行第二的,他有野心要当掌印太监,而要当掌印,就要把陈宽给弄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