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章 一年不如一年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旁站着陈宽、韦彬和杨鹏三位司礼监太监。

    陈宽道:“吏部的部议已经上来,推举的乃是礼部尚书林瀚,以及户部尚书佀钟,也有推兵部尚书张周的,但因只是部议,一切都做不得准。若是放到廷推,估摸也是从此三人中选择。”

    朱祐樘微微皱眉道:“没有他人?”

    “并无。”陈宽道。

    朱祐樘道:“这倒是很稀奇,吏部左侍郎怎么没被推上来?按照以往廷推的规矩,六部各尚书出缺,左侍郎都是作为候选者,甚至南京在任的尚书也是可被遴选的,为何到这次……却好像……”

    朱祐樘也感受到了这次人事变动上的不寻常。

    虽然理论上,谁当尚书是由他这个当皇帝决定的,但其实大明的廷推制度决定了,所有人想上位,都要过朝廷人言这一关,如果这个人就是不得人缘,那在朝上就是不会被推崇,皇帝一般也不会逆着大臣的意思而来。

    可这次,大臣好像太识相了,至少推举上来的三个人,朱祐樘看起来都还觉得凑合。

    杨鹏道:“陛下,最近吏部左侍郎傅瀚,并未有何不寻常的举动,甚至在部议之事上,他也主动推辞,目前朝中传闻,有说他即将往南京去的,倒是听说私下人有议论,认为翰林学士也可出任吏部尚书。”

    杨鹏作为提督东厂的太监,负责京师内外的情报,他可以将一些风闻变成自己的奏事。

    朱祐樘道:“他争不争,也就那样,让秉宽回来任尚书吧。”

    朱祐樘的态度仍旧不变。

    早就说好了让张周升吏部尚书,准备这么半天,计划是不会被打乱的。

    杨鹏道:“最近户部中,出了不少事,尤其涉及到囤粮等事。”

    “是吗?”朱祐樘道,“相关的上奏,拿来与朕一览。”

    陈宽闻言,不由瞪着杨鹏,心说你个混账王八羔子故意挑事是吧?就算你是司礼监中人,但几时轮到你在这里大放厥词?

    说户部有问题,你也不提前打招呼,我们如何准备?

    还没等陈宽出面说明情况,杨鹏便道:“东厂调查过通州粮仓的京储等情况,发现粮仓多有亏空,户部尚书佀钟包庇负责京仓的官吏,且在年后还有不寻常的粮草调动,都是往南运送,与漕运方向相反。”

    “这是什么意思?”朱祐樘皱眉。

    杨鹏道:“奴婢怀疑,佀钟明知自己户部尚书不会旧居其位,想趁离开此位之前,做一些筹备,除了私相授受,还有给继任者挖坑之意。奴婢已查过佀钟过去数年的财物往来,发现有诸多的商贾与他有每年的孝敬等事。”

    “什么?”朱祐樘皱眉。

    在明朝中叶,皇帝一般不去关心大臣的受贿情况,只要不是很公开的贪赃枉法,皇帝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谓的仁孝之君,大抵都是那种三不管的,看起来仁厚,但其实也放任了很多不法之事。

    杨鹏道:“东厂还在细查。”

    陈宽望着杨鹏,冷声质问道:“你这话是说,户部内有亏空?东厂在查此事时,可没有提前打过招呼,你刚到京,就查到这么多线索?”

    显然陈宽不满意杨鹏的做事风格。

    杨鹏拿出公事公办的口吻道:“东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