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么进草原,鞑靼人会有意避开我们?要是遇不到敌军的话,撤兵的时候,他们必会来袭扰。”
王琼道:“他们来袭扰,我不怕。我所担心的,是气候突然反常,若是进入到冰天雪地的环境,我们的火器很难发挥效果,到时……弓弩或还有一战之力。再加上他们的马匹更适应这种极端的气候,对我们怕是很不利。”
显然王琼的想法,是传统文臣的思路,也与刘健、李东阳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大冬天的跑到草原上来作战,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万一真遇到极端天气,那鞑靼人就能发挥出冷兵器的优势……毕竟火炮、火铳在寒冷的气候之下,也更容易卡壳。
李鄌道:“或是新建伯,比我们走得更远。”
“我们与他不同。”王琼提到王守仁,多少也有些无奈,“伯安在西北数年,经历这种战事颇多,且以他的性格,更容易凝聚军心。而我到底是初来乍到,此战不容有失。”
连王琼都意识到,自己在战场上跟王守仁的差距。
王守仁是积累了经验和声望,别人知道他擅于这么做,所以觉得跟他这么打有底气。
而他王琼之前虽有于宁远取胜的经验,但始终更多是科班出身,研武堂内当教官他头头是道,但战场上的经验和名望始终是不足的。
“河水上冻了吗?”王琼问道。
李鄌道:“派人去探查过,并未上冻,至少马匹无法渡河。”
“那就架设浮桥,按照之前研武堂所教授的方法……”随即王琼想到,李鄌更多是在前线上效命,研武堂也没怎么修习,连架设浮桥这些课程都没学过。
王琼又补充道:“我带过来的工匠队,明日便可派上用场,最多三个时辰之内,全军要渡河。”
李鄌担心问道:“若鞑靼人于此时来犯的话……”
王琼则显得很淡然道:“求之不得。”
……
……
蓟州镇驻地三屯营。
张周当天亲自见过了朵颜三卫的特使,之前所谓的“谈判”,最终都不了了之……只要张周出面,所提出的条件就很简单。
你们要么跟大明合作,要么上来就把你们给灭了。
本来朵颜三卫还是准备跟大明谈条件的,可当听说本已经北上的崔元和朱凤所部,又折道往大宁的方向而去,随时能将他们留守在大宁周边的部族人马给全数歼灭,朵颜三卫只能选择老老实实接受张周的条件。
“公爷,卑职认为,这些人不可信。”
孙上器陪张周回巡抚衙门的路上,不由带着几分羞恼。
之前几天孙上器跟他们谈,他们各种开条件,结果当张周出面,这群人就老老实实接受无条件配合的条件,这就让孙上器觉得,这些人只是欺软怕硬,且他们不可能老老实实遵守出兵的约定。
张周人在马车内,显得悠然自得道:“眼下他们对大明不成威胁,就是利用他们来破坏草原内部的稳定,人心思动,如此便足够。至于半年后,甚至是两个月之后,是否要派兵将他们彻底收服,都是变数……不用他们遵守我们的约定,我们也不必理会跟他们的约定。”
谁说大明作为天朝上邦,一定要跟朵颜三卫保持大国风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