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五章 反将一军 (3/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即便石沟城未提及要如何配合用兵,但也准确说出鞑靼人接下来的动向,等于说有一双眼睛,在战前就明悉鞑靼人的一举一动。」

    「呵呵。」张僩苦笑道,「这不是陛下,应该是……蔡国公吧?」

    杨一清点了点头,显然他也没法反驳这说法。

    「但从石沟城之战结束之后,我已无法得悉鞑靼人进一步的动向,也就是说,如今全要靠我等来临场应变。」杨一清叹道,「我们的步卒还要一日多才能抵达,而其余各路人马差不多也要这时候才能到来,也就是说明日入夜之前,鞑靼人若无心于渡河,必定想在黄河南岸,以背水一战的态势,与我等决战。他们想雪耻,而我们则要乘胜追击。」

    张僩道:「那咱还不撤兵?咱现在也就六七千的骑兵到了此处,加上襄城伯和武安侯的四千人马……勉强过万。对了,您还让崔驸马带人马过河……这……咱

    火器不够,一万打三万,要输啊。那咱还来作何?从开始别追不就完了?」

    杨一清往火堆里加了块木柴,道:「若是从开始就不追,或者现在撤兵,等于说我们将放任鞑靼人在大明境内肆虐,他们可以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渡河,而宁夏中屯等处的人畜,他们可以肆意劫掠,继而扬长而去。到那时,他们丢下了两三千士兵的损失,却可能带走我大明数千上万的百姓和牲口,我们之前的胜,能弥补回来吗?」

    「啊?」

    张僩杵在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杨一清道:「要怪,只能怪保国公驰援不力,鞑靼这三万兵马,本身靠我们宁夏本地的兵马,只能做周旋,只有保国公的五万兵马才有获胜的机会。但现在保国公却畏战不前,把主战的差事交给我们!」

    张僩感同身受,叹息道:「说得是啊,保国公那边火炮、火铳和火药无数,却都不敢跟***正面交战,他怎么想的?」

    杨一清道:「我敢说,此战之后,无论我大明边军胜败,保国公必定会被陛下追责,若不然,便是纵容包庇,我相信以今上的雄韬武略和蔡国公的睿智,不可能会放任保国公这种都督府的蛀虫,继续留在军中祸害大明将士。」

    「说得好。」张僩道,「杨大人,之前都没看出来,原来您不但对于宁夏的形势了如指掌,连对于朝中局势也如此知悉。此番您得到蔡国公的提点,获得如此军功,若此战可以全身而退,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到时您可别忘了提携咱家一手。」

    杨一清看过去,并没有摆出高傲的架子,反而以恳切的口吻道:「此战还要张公公通力配合。」

    张僩笑了笑,他好像明白了为何杨一清要跟他说这个。

    现在是要以三路一万左右的人马,来跟鞑靼人做殊死一战,若是队伍内还有不和谐的声音,那此战的胜算必然大打折扣。

    而他张僩作为镇守太监,就是可以左右战局结果的那个「不和谐声音」,所以现在杨一清也迫切需要跟他张僩站在同一立场上,现在就是拉拢他张僩,以未来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不再提什么退兵和避战的事。

    「好。」张僩明白其中缘由,知道退无可退。

    既如此,能跟杨一清这样大明冉冉升起的军界大牛一路,彼此提携和扶持,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玩命也要干啊。

    皇宫,清早,朝议之前。

    众大臣已经早早到来,还没到入午门的时间,众官员尚且在等候,而当天刘健这边有一人正在与他商议事情,是吏部尚书马文升。

    在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