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还是不知该怎么说。
不是他不想反驳佀钟,而是他现在心思不在这上面……造船这件事,除了从南洋带回来一批有价值的战利品之外,似乎还没看到更能收回成本的东西。
谢迁走出来道:「佀尚书所言在理,用了三十万两
,还用了那么多的劳力,如今不是在北方用兵吗?应当分清主次啊。蔡国公不知有何高见?」
也是因为谢迁等人见张周一直不说话,好似个没事人一样立在一边,所以出来把张周带进战局里。
张周道:「佀部堂和谢阁老的意思,是造船靖海,就不关乎到大明福祉了是吗?我可听说,东南海盗这几年的数量可是愈发增多,甚至连西洋的海盗都出现了,盘踞海岛,如果能将其覆灭的话,这些海岛上可是有不少资源的。」
谢迁微笑回道:「几个没人的岛屿而已,能带来什么?你不会认为,靠这几个海盗,就能维系每年造船所用几十万两的开销吧?」
张周心平气和道:「谁知道呢?」
谢迁闻言皱眉。
指望在一些没人的海岛上积累造船用度……听起来有些荒诞,但他反驳力度其实也不大,即便有些事好像是在「情理之中」,但张周毕竟是用一个不起眼的盐场,维系了一个开销这么庞大的造船厂。
谁知道他还有什么后招呢?
佀钟对张周道:「那蔡国公的意思,是赞成在造船之事上,增加开销?如今可是北方用兵的时候,蔡国公身为兵部尚书,最好不要插手工部和户部之事。」
朝堂上吵架,这也算是大明官员的传统艺能项目了。
张周道:「用度不是跟户部申请的吗?我没什么意见,要是谢阁老不问,或许我还不说呢?」
说完张周便很淡然退回到臣班之中。
眼看为了个造船的事,有点争论不休的意思,刘健走出来道:「陛下,至于江南造船之事,应当先暂缓,此事可以从长计议。」
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反正就先拖着,直到唐寅那边完全支撑不下去,最后生生把这件事给拖到黄了。
身为大明的朝臣,如果连这点手段都没有,刘健这个首辅大臣也算是白当了。
朱祐樘先往张周那边看了看,见张周如此气定神闲,似乎感觉到张周早就成竹在胸,且他现在的确没心思在造船这件事上有过多的关注,于是摆摆手道:「此事如刘阁老所言,从长计议。」
朝议结束,张周往上听处去,却才刚到,就被李荣过来传话,说是请他去乾清宫。
张周本还要跟王琼多说两句,便也就先跟王琼交待好回头再说,然后跟着李荣往乾清宫走。
李荣道:「陛下对于造船的事,并不太热心,张先生若是以此来跟陛下提请的话,要先估量此事的结果。当然若是先生开口,陛下必定会全力为您争取的。」
李荣是聪明人,他在提醒张周,造船这件事不应当作为目前首要任务。
还是先把西北的事搞定再说。
但皇帝毕竟是向着张周一边的,只要张周有心继续造船,那朱祐樘肯定会站在张周这边。
张周笑道:「造船的事,不着急。」
「呵呵。」李荣笑了笑。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