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还有一个人听说此消息之后,大为震惊,也是赶紧把所部将士全都给薅起来,然后开始急行军的追赶。
而这个人……正是被秦纮派出来作为增援兵马主帅的陈锐。
陈锐那叫一个恨啊。
我不就是赶得慢了一点,你们居然接连取胜?怎么不给机会呢?
什么?
连窝囊到没边的外戚张延龄都带兵冲上去了?这小子脑子是有点不好使哈,他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伯爷,咱现
在距离石沟城还有二百多里,这么过去只怕也来不及,还不如顺着道路往北走。现在战事都结束七八个时辰,如果能判断出***的撤兵路线,我们可以设伏,到时就可以决定战局了!」
部将跑来给陈锐进言,言辞还是比较恳切的。
随着短短数日之内,大明军队两次击败鞑靼小王子的主力,现在但凡是受命跟鞑靼一战的各路人马,士气都是空前高昂。
好像每个人都觉得,只要自己这路人马能冲上去,军功便唾手可得。
陈锐道:「阻断***数万骑兵?就凭咱这这点人马?还是说靠我们手上的炮和铳?***都是靶子,任由你们欺凌吗?」
周围的将领不说话了。
「只管往石沟城去,只有摸清楚鞑靼人的状况,才好做下一步的安排。」陈锐的思想,跟朱晖空前一致,或者说他们都是同一路人,既想得功劳,又怕死,不想在关键时候当排头兵,想着让别人先上去送死。
所以他们的第一目标都不是去阻断鞑靼人北撤的路线,而是想着先跟大部队汇合。
这想法,其实跟李鄌、郑英这些人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陈锐道:「尔等记住,只要能跟得上,功劳就有你我一份,若是跟不上,受过的罪责谁都跑不了!传令下去!行军!」
西北因为大明各路人马分散,已经乱成一锅粥。
而在京城之内,此消息仍旧还不为人知,从宁夏把消息传到京城,在这年头差不多需要三天时间,而且还是快马传驿的情况。
倒是之前鞑靼人往石沟城挺进的消息,却早早传回来,以至于朱祐樘知晓鞑靼人在大明境内肆虐,又有些寝食难安,好似只恨自己没有御驾亲征,没事就喜欢拿出地图来研究。
甚至召见张周的次数也增多,四天时间里召见张周三次。
「陛下不必担心,以之前三边总制秦部堂的上奏,已经派出富有经验的延绥副总兵平江伯领兵去增援,而保国公亲率出征河套的人马也已从花马池进入关内,其余几路人马往石沟城方向靠拢,鞑靼只有北撤这一条路可以选择。」
张周给朱祐樘吃定心丸。
朱祐樘道:「如果这一战,是秉宽你领兵,甚至是新建伯、知节在领兵,朕也不用如此担心。王伯安和朱知节就算不胜,也不至于落个败绩,对鞑靼人也有威慑之力,可你看看现在领兵的这些人……朕实在是没法……唉!」
实在是不放心。
张周听出来,朱祐樘这是对杨一清等人没什么信心。
张周道:「陛下,以臣看来,此战的关键,还是在宁夏巡抚、总兵等人身上,毕竟鞑靼所进犯的乃是他们负责守御的区域,反观保国公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