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道:「诸位,想来是陛下有紧要的事要处置。」
「处置事务?不是应当在朝堂上?」礼部左侍郎傅瀚道。
本来傅瀚是接替礼部尚书的人选,后来又准备调他去南京当尚书,结果最后廷推之后……傅瀚主动放弃了奔走南京当尚书的机会,宁可在京城里继续干耗。
在他看来,似乎当个北礼部左侍郎,也比去南京当个礼部尚书更好。
谢迁笑着环顾一下四周
道:「诸位看看谁未曾来便可。」
谁没来?
朝议之前,该来的基本都来了,如果说非常显眼没来的人,自然是……那位兵部尚书,不过他平时本来也不常到。
谢迁暗示的很明显,皇帝现在肯定是在跟张秉宽商讨公务呢,张秉宽一个人就代表我们满朝文武了。
不服?
谁让这次又让张秉宽给赌对了呢?
可谢迁的话音还没落一会,张周就跟着李荣,迈着轻快的步伐而来。
本来传统文臣中没多少人待见张周,但今天他们见到张周……就好像见到稀客一般,皆都转身行注目礼,好似也都知道今天张周是主角一般。
张周列到等候的朝班之中。
有人过来跟他打招呼的,也基本都是一些中立派的人,武勋那边想过来打招呼也没机会。
而张周抵达不久,在李荣通传之后,众大臣便可进入到奉天殿内。
皇帝亲临,朝议开始。
一上来。
朱祐樘便让李荣宣读了杨一清等宁夏地方守军将官的奏捷战报,本来皇帝是想让在场大臣振奋一下,不过因为大臣提前都已经知道了此消息,以至于在宣读捷报结束之后,现场气氛并不太热烈。
「诸位卿家,此战可说是旗开得胜啊。」朱祐樘用振奋的口吻,想给这场捷报增加点朝堂喜庆的氛围。
刘健本想出来提出点质疑什么的,但他在侧目看过张周之后,最后决定不走出来。
但他这眼神……就有点像是在暗示什么的意思。
然后众大臣就见到张周从朝班中走出了出来。
「秉宽,你有事吗?」朱祐樘还很好奇。
按照以往的套路,这会应该是刘健等人出来泼个冷水唱个反调什么的,朕都已经做好准备了,怎么今天是秉宽走出来了?
张周道:「回陛下,以臣所得悉,鞑靼人如今已进入到大明关隘之内,正在四处劫掠,而大明官军如今难以阻挡其兵锋,虽然也有各路人马正在往宁夏集结,只怕未来数日到旬月之内,鞑靼人的肆虐仍旧会继续。」
众大臣一听,有点没反应过来。
今天唱反调的变成张周自己了?
还是说他想提前为自己开脱?毕竟断鞑靼人后路的思路,很可能是张周提出来的,引君入瓮,把鞑靼人带到大明的关隘之内……军民的损失,是要有人负责的。
朱祐樘道:「鞑靼叩关而入,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今其遭遇新败,士气必定低落,此时若边军各路人马能齐心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