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176【活字印刷】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王仔昔道:“贫道这里铅管够,别的却没有。锡好像城内就有售,可到打碗的铺子找找。至于连锡,恐怕要到洛阳去寻。”

    “那就请真人售出三十斤铅。”朱铭说道。

    王仔昔慷慨一笑:“提钱作甚?三十斤铅而已。”

    这厮对太监态度恶劣,也对林灵素极为敌视,却对朱家父子印象颇佳。

    一分钱没花,三十斤铅到手。

    朱铭又骑马去打碗铺子,不但买到了锡,而且还买到了锑。

    当然,只能少量购买,用来做实验而已。

    真要大规模铸造活字,还得让外地矿监供货。最近的是洛阳阜财监,那里在铸造铜钱,铅活字的原材料,恰好也是铸造铜钱的材料。

    朱铭又利用手中权力,征召了几个银匠。

    借用银铺里的小炉子,实验铅活字的最佳配比。

    先随便搞个比例:铅80%、锡19%、锑1%。

    第一炉炼出,倒进模具当中,铸造出20枚活字,观察其冷却后变形情况。再让银匠随便雕刻花纹,略微加热,或者扔进冰块,然后当做印章盖下,仔细观察变形情况。

    最费钱的便是冰块,从康国公府弄来。

    两天炼一炉,每次都调整配比。

    还要询问银匠的感受,哪种活字刻起来最顺手。

    一直捣鼓了四十多天,都已经入冬了,朱铭通过各种实验数据,对比之后基本确定铅活字配方。

    然后,直接给皇帝写密奏,请求洛阳阜财监帮忙铸造活字。

    不用把原材料调来东京,直接将规格发过去,让阜财监把活字铸造出来。反正那里经常停工(缺铜),铅锡锑却绰绰有余,而且炉子、工匠都不缺,活字模具能轻松制作。

    大雪封路之前,第一批三万枚活字,悉数运抵国子监书库。

    全是白板,没刻字的。

    而且铸造得非常敷衍,纯粹就是糊弄了事儿,朱铭还得让刻字工细致打磨。

    在这期间,朱铭也没闲着。

    他甚至把太学生拉来,统计市面上各种书籍的文字出现频率,将所有汉字划分为:常用字、备用字、选用字、罕见字。

    出现频率越高的文字,制作活字时就得多刻。

    隆冬,太学生们忙着年考,朱铭得赶紧安排工作,然后回到太学做监试官。

    把黄蔼叫来,朱铭问道:“那些活字都打磨好了?”

    黄蔼回答:“人手不够,只磨好四千多枚。阜财监铸造得太糙了,毛边扎手,能把工匠的手指割破。”

    “我会写密奏告状,”朱铭说道,“多选几个工匠,一边打磨一边刻字。”

    黄蔼为难道:“年底忙碌,需要雕版印刷的公文太多。”

    朱铭问道:“十五个刻字工,能够凑齐吗?”

    黄蔼说道:“最多拨出十个,否则难以完成朝廷的差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