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076【悲天悯人朱院长】 (5/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己站起,认认真真作揖道:“朱相公仁义,俺这里谢过了!”

    古代很多独门技艺,都是秘不外传的。

    朱国祥平时教导农民种田也就罢了,居然还要白纸黑字写下来,并且慷慨大方的交给白家。

    这属于恩义,白家承了朱国祥的情分。

    朱国祥又说道:“等玉米和红薯收获之后,也留些种子在上白村。耕种之法,我同样仔细写下来。”

    白宗望忍不住问:“那玉米和红薯,比之粟米芋头如何?”

    “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国祥答道。

    白宗望心中叹息,如果朱国祥所言属实,他白家又承了一份情啊。

    朱国祥继续说:“写在纸上的,终究不甚明了。这边种田出了任何差错,老员外可派人去大明村……就是黑风寨寻我。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求普天之下,农民可以多收粮食,人人都能吃饱肚皮。不管是种田之法,还是那玉米红薯,老员外都可以外传。越多人知道越好,大家都能有好日子过。”

    听了这话,白宗望彻底服气,甚至可以说钦佩。

    大公无私者,总是能令人景仰。

    朱国祥的所言所行,足以称得上大公无私。

    “唉!”

    白宗望叹息说:“人人都能吃饱,这可难得很。种出的粮食越多,官府征税就越狠,总能弄出些苛捐杂税。”

    这是大实话。

    就拿川陕各路来说,夔州路的茶叶没有榷禁,那是朝廷给川茶留的一条活路。

    结果呢?

    现在夔州路已经没人种茶了。

    地方官府在夔州路重重设卡,茶商走不了多远,就会遇到栏头收税。这导致夔州茶的商税,是茶叶本身的好几倍,茶商们无利可图,茶农也就跟着倒霉。

    甚至连私茶都已绝迹,因为收税站太多,打通所有关节很难,就算打通了也赚不到钱。

    朱国祥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百姓能多收几斗粮,终归是好的,尽人事听天命啊吧。”

    此刻朱铭若是在场,肯定会说:“装,继续装,朱院长你演技不错,已经有我一半的功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