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后记七十四·谢学士的影响力还在提升 (4/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谢衍说道:“只要认真学习,他们肯定能听懂。”

    彭涣之说:“我明白了。从藩邦来到大明学习的学生,我会把他们从谢学士的班上调走。”

    “怕我的学问传到海外?”谢衍笑道,“恐怕防不住吧,就连学术期刊,都有商人卖去别国。”

    彭涣之说:“防不住也要防。”

    “那还不如禁止藩邦学生,在大明学习理科。”谢衍说道。

    彭涣之笑道:“没必要。大部分藩邦学生,都是先在辟雍打基础,至少要掌握汉字和汉话。接着又在外舍学习,升班就够他们升几年,而四年不能升舍就会被清退。”

    好嘛,谢衍算是听明白了。

    没有老师会给外舍生传授尖端课程,所以随便藩邦留学生怎么学。谢衍属于例外,有点坏规矩了。

    谢衍问道:“如果真有藩邦学生,天资聪慧升入内舍怎办?”

    彭涣之说:“以前出现过两个,一个是日本贵族,一个是朱罗贵族(印度土著和雅利安人的混血)。太学知事亲自找他们谈话,最后他们把妻子也接到南京、广州定居,两人皆对大明的学术做出了贡献。”

    这是掐尖啊。

    能从海外藩邦跑来大明留学的,要么是权贵后代,要么是富商后代。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混日子,有心学习的也会被花花世界迷了眼。

    而能从外舍卷进内舍的,必然天赋极高、意志坚定,这种人直接吸纳为大明子民即可。

    不愿把妻儿接来大明?

    那你还是别读太学内舍了!

    “谢学士明天是不是要参加化学大会?”彭涣之又问。

    谢衍点头道:“是的。可能今后的化学教材,也要按照明天的会议结果而修改。但修改教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结果提供内容。”

    彭涣之开始思索。

    谢衍又说:“其实不必防着那些藩邦学生,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可能只需再过几年,就会变成科举内容。到时候,不是太学生都能学到。”

    “这样啊。”彭涣之有点头疼。

    他虽然不怎么懂化学,但已经听说了谢衍的新论文,正在打主意让谢衍去教上舍的尖子生。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