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教的可是外舍生。
外舍生就是一群自费生,需要先巩固基础,通过考试才能升内舍。
谢衍直接给那些外舍生,讲化学领域最尖端的分子与原子,让内舍、上舍生知道了还不给急疯?
张充却意识到自己迎来了人生转机,只要他跟着谢衍认真学习分子、原子,指不定能够留在太学转为正式老师。
今天刚开学,没有课程。
谢衍主要是来踩地盘的,还要去实验室那边看看。
次日,正式上课。
大明太学对蔡京搞出的招生规模略微调整,外舍生2000人,内舍生500人,上舍生200人。
内舍、上舍的学生,食宿全免,还每月发给笔、墨、纸。
外舍生什么都需要自费,而且升舍考试非常难,纯粹就是给学校创收的。大部分的外舍生,读着读着就退学了。又或者一边读书,一边跑去考科举。
谢衍要教9个班,每个班25人,一天只授两节课。
旬休,即十天休息一天。
……
夏拱辰坐在教室里东张西望,他刚来洛阳半个多月,此时看啥都觉得新鲜。
这货是从锡兰来的留学生!
因为会说汉话,不用读预科班,可以直接到外舍读书。
“听说阁下是锡兰国世子?”一群外舍生围着他看稀奇。
夏拱辰解释道:“家父才是世子,家祖是锡兰国王。”
在谢衍迎亲途中砸花环的丁少严,此刻也在太学外舍混日子。他对海外邦国极为好奇:“你们那里是不是产宝石啊?锡兰宝石名气很大。”
夏拱辰道:“确实盛产宝石。”
“你们那里是不是有很多异族?”丁少严又问。
夏拱辰说:“锡兰国以肤白为美,只要皮肤白又会说汉话的,就可视为华夏族裔。肤色特别黑的,不可做官。”
“哈哈,我看你就像有异族血统。”丁少严丝毫不给面子,没说几句就开始嘲笑。
夏拱辰怒道:“吾乃华夏贵胄!”
锡兰岛那边,五百将士开创基业,花了四十年时间统一全岛。其政治体制,有点像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有一位国王做共主,虽然也科举选官,但进士几乎都出自大族。
那五百人的后代,依旧显赫的属于华族,日渐落魄的成了寒门。有一些甚至已经断嗣,绝了香火!
岛上的本土居民,已经不存在自耕农,土地全被汉人抢光了。
这一百多年来,土著也曾爆发多次起义。声势最浩大的一次,席卷半个锡兰岛,将二十多个汉人豪族给灭门。
当时锡兰国王已经快扛不住了,只能请来大明印度总督帮忙,代价是进献给明国皇帝大量的宝石、香料和粮食。
整个锡兰岛,从上到下皆以肤白为美,因为土著居民肤色太黑了。最初那一帮混血庶出子,为了洗去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