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榜了,第一次考秀才失败!
谢衍的小伙伴王昇,此时也在看榜,同样考了个稀碎。
“中了,我中了!”一个同县考生大喊。
谢堪、王昇等人虽然沮丧,却也只能上前道贺:“恭喜王八郎!”
王八郎叫王磐,出自三槐堂王氏,也是在大明开国之初,被朝廷强行拆族迁过来的。刚开始垦荒辛苦得很,科举读书完全被放下,两三代之后才重新科举。
又有人喊:“我也中了,我也中了!”
谢堪认得此人,是靖海县三女镇的士子朱清范。
这个姓氏,跟大明国姓有关。
但并非什么宗室出身,而是改为朱姓的异族后代。
朱清范的祖宗是奚人,现在已经没有奚族,所有奚人都被同化为汉人。他们甚至不承认祖上是异族,给自己乱找祖宗,就连朱温都被找上了。
靖海县地盘虽大,论人口却是科举小县,每一届只有10个秀才名额。
谢氏也有一个考中了,但不是谢衍这一支,而是黄河故道对岸的谢氏。论辈分,可算谢衍的远房族叔,远到族人都不一起排行次。
“谢二郎,且一起去吃酒!”
“我就算了。”
“你才第一次科举,落榜实属正常,莫要灰心丧气。走走走,吃酒去!”
“……”
谢堪、王昇等落榜者,被同县士子拉去酒楼。主要是为了庆贺考中秀才者,顺便联络一下同乡情谊。
众人一路高谈阔论,谢堪默默听着不是滋味。
他以为自己必中秀才,还打算跟大哥一起考举人呢。谁知居然府试就落榜了。
今天聚餐的士子很多,时间这才半上午,他们连续找好几家皆已客满。无奈之下,只能跑去附郭街区,半路上陆陆续续有人告辞。
最终选定一家饭馆,聚餐的靖海县士子只剩二十多人。
众人让酒保把桌子拼起来,约好了aa制,点上满桌酒菜开始聊天。
聊着聊着,同镇的落榜士子程固问道:“谢二哥,六郎怎没回乡科举?他跟我一起开的蒙,一起读了四年小学,按理说今年也该科举了。”
谢堪解释说:“六弟去了洛阳,受邀参加皇家学术大会。”
众人哈哈大笑。
今年考上秀才的王磐说:“贤弟莫要戏弄我等。你家六郎,我也是见过的,他参加什么学术大会?”
谢堪叹息:“你们不看学刊,也不晓得学界秘闻,跟你们解释也说不通。”
那位考上秀才的远房族亲谢以用说:“你那六弟,莫非是神童不成?大明开国百余年,整个沧州府也只出了一个神童。”
“你们爱信不信。”谢堪懒得解释。
就算把学术期刊拿来,指着论文的作者名字,这些家伙也会认为是同名同姓。
饭馆里的士子越来越多,距离午饭时间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