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后记三十·搞学术也要有仪式感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拔头发吧。”

    在一群学者的注视下,谢衍真就拿出一把小剪刀。有人目瞪狗呆,有人抿嘴憋笑,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还不少。

    大长公主正待伸手去接剪刀,没想到谢衍已经站起来,直接抓起她的一缕头发。不但抓住了头发,还用手指捻动,似乎在考虑要剪哪几根。

    还尼玛挑上了!

    大长公主气得想要发笑,她从小到大,还没遇到过这种无赖货色。

    谢衍真没想那么多,他此时正在考虑要剪几根、要剪多长……头发丝是微克级别的,不多剪一些还真没法称。

    挑好一缕秀发剪下,谢衍又用头发打了个结,然后坐回去打开天平箱,把头发放进天平的左侧托盘。

    继而认真取放砝码、调整环码、观察刻度,从头到尾都没正眼看过大长公主一下。

    仿佛,大长公主就是一个可以自动生成被称重物的工具人。

    大长公主最开始又羞又怒,继而变得全是愤怒,现在已经哭笑不得。

    换成她少女时期的脾气,已经一巴掌呼过去了。

    算了,这些搞学术的,很多都脑子不正常。

    谢衍在那儿折腾半天,终于宣布结果:“大长公主的这缕秀发,重量为0.615毫。”

    众学者倒吸一口凉气,就连大长公主都不再纠结别的,注意力完全回到了这台天平上面。

    谢衍穿越之后,除了头疼各种符号之外,便是大明这见鬼的度量衡体系。

    由于发行了大量货币,并且金属货币跟重量有关,所以搞科学研究已经很难更改。并且,朱国祥不能凭空知道两个时空的度量衡换算,他想改成现代单位也改不了。

    北宋末年,1斤=16两=160钱=1600分=16000厘=160000毫。(1斤=625克)

    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混合,实在不利于科学计算,于是从两以下的单位没变,又在上面弄出一个学斤(1学斤=10两。)

    跟另一个时空的重量换算变成这样:1学斤=390.625克,1两=39.0625克,1毫=3.90625毫克。

    大明的科学家们不会感觉麻烦,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换算,他们的意识里就没有克和毫克这两种单位。

    谢衍称出的一缕头发为0.615毫,其实应该是2.40234375毫克。精度肯定不可能做到小数点后面那么多位,纯属两个时空的单位数学换算。

    谢衍这台天平,灵敏度大约为0.025毫克。

    还达不到清末民初的标准,那时的分析天平灵敏度为0.001毫克。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当下的学者们惊叹,因为这玩意儿用来研究分子、原子绰绰有余。

    谢衍取出大长公主的那缕秀发,顺手和剪刀一起塞回自己包里,他要留下来当传家宝做纪念。

    并且还洋洋得意,仪式感拉满了啊!

    大长公主看到谢衍的行为,却是再次羞怒交加,又不方便当众索要回来。她少女时刁蛮任性,结婚后变成讨好型人格(只对丈夫),现在虽已从不幸婚姻中走出来,性格却依旧十分谨慎和宽容。

    甚至,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