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家们自创的!
谢衍连忙翻开物理教材,同样有一大堆符号不认识。
尼玛,不兼容啊。
整个下午,谢衍都在认真看书,主要是熟悉这个世界的各种符号和单位。
吃晚饭的时候,二哥和小妹回家了,父亲却一直没露面,估计是失业者暴动还没处理好。
……
洛阳。
垂拱殿的偏殿,议政厅内。
刚赶回京城的退休大臣杨立德,朝着叶太后作揖道:“圣人明鉴,改革非一朝一夕之事,过于激进莽撞反而会坏事!”
叶太后问:“杨先生匆匆赶来京城,又急着觐见皇帝,就是想劝陛下暂缓改革吗?”
杨立德说:“《大明旬报》那篇文章一出,好多地方都乱起来了。哪有朝廷写文章煽动百姓作乱的?”
叶太后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眼窝有些深,鼻子有点挺,其余都跟汉人没啥区别。
小皇帝今年十一岁,非常懂事的坐在那里。一会儿看向这个,一会儿看向那个,似乎想搞懂大人们为何争执。
叶太后没有接话。
首相邓公武说:“童工禁令,去年底就颁布了,今年一月一日起施行。这都已经夏天了,有几家工厂遵守禁令的?不但工厂不遵守,民间报刊也对此只字不提。他们想干什么?”
杨立德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过于急躁。就算要急行,也该让官吏动手,而不是煽动小民暴乱!”
“我煽动小民暴乱了?”邓公武冷笑,“我通篇都在讲道理、摆事实,没有一个道理是错的,没有一个事实是假的!”
杨立德恍然大悟:“原来那篇文章,竟是出自邓相公之手。”
叶太后突然开口:“是我让首相写的。”
杨立德再次看向叶太后,发现这位太后表情坚毅,目光炯炯有神,非寻常妇人可比。
他猛然意识到什么。
叶太后是女神童出身,而且还是七河地区,这一百多年来唯一的女神童。一直坚持读到太学上舍,才被选为太子侧妃的。
能读到太学上舍的女人,就算没有顺利毕业,也绝对具有大毅力、大智慧。
这场变法,极有可能是太后在主导!
当然,实际操作离不开首相邓公武,因为太后没有从政经验可言。
叶太后问道:“你知道当年七河都护府乱成什么样子了吗?”
杨立德说:“七河都护府,已经被先皇梳理了。”
叶太后冷笑:“七河都护府很好梳理,无非平息几次叛乱,多杀一些文武官员和异族。但如果汉地乱起来了呢?”
“汉地不会乱,如今的大明正值盛世,”杨立德说道,“先皇晚年,休养生息,财政已渐渐宽裕。多次平叛之后,也整顿了各地军队。如今国库充盈,兵强马壮,疆土辽阔,已经远超汉唐极盛之时!如此盛世,哪用得着变法改革?一旦改革,必然生乱!”
邓公武阴阳怪气来一句:“连童工禁令都无法推行的盛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