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54【武大郎的安西梦】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随着大明王朝的统治加深,主动学习汉字的本地人,必然会越来越多。

    被朝廷派来的,不仅有行政官员,还有许多汉地高僧。

    这些高僧,以佛教徒和景教徒为主。

    朱皇帝甚至直接取缔河西走廊的景教,把那里的景教寺庙全部充公,景教僧侣一股脑儿扔来安西都护府辖地。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学会了汉字,即将被安排到安西各景教寺庙。

    佛教和景教,由于在故高昌国信徒最多,而且民间影响力最大,是大明朝廷的主要汉化目标。

    甚至朝廷还给出限期命令:安西都护府辖地的佛教、景教高僧,五年之内如果还看不懂汉字,不得在寺庙当中担任重要职务。十年之内,一座寺庙的僧侣如果识字率(汉字)不足三成,这座寺庙就会被朝廷下令取缔。十五年之内,寺庙里公开使用的经书,必须全部采用汉字版!

    另外,还用谣言的形式传播以下内容,如果其他教派不向佛教、景教看齐,不主动跑来学习汉字、用汉语念经,那么未来朝廷会禁止该宗教传播。

    变相逼着各教派汉化!

    反正宗教问题不用担心,抓住佛教和景教就可以——这两个才是主流。

    高昌这边的摩尼教,由于做了几百年回鹘国教,早就脱离群众失去民间影响力,跟汉地的摩尼教完全是两回事。前者代表着贵人利益,后者却是造反专业户,双方碰到一起肯定互斥为异端。

    拜火教也在持续衰落,但跟摩尼教刚好相反。

    高昌摩尼教由于脱离群众,信徒大多属于上层人士。

    而高昌拜火教,城里的寺庙已快被拆完。主要存在于广大的乡村地区,信徒多为中小贵族和普通百姓。而且因为教义问题,这个宗教不可能做大——它在波斯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特性,再怎么改良也必然越来越小众,所以在高昌地区遭到所有教派的共同排挤。

    如果朝廷不主动扶持拜火教,这个宗教的结局肯定是自然消亡。

    至于高昌道教,因为太过小众,朝廷都懒得去管,让回鹘道士们圈地自萌去吧。

    萨满教之类的,也跟道教差不多。

    ……

    积雪融化,多余军队撤离。

    高昌,驻军六千,移民两万五。

    伊州,驻军三千,移民两万。

    鄯善,驻军八百,移民三千。

    大屯,驻军八百,移民一千。

    焉耆,驻军三千,移民一万。

    龟兹,驻军六千,移民一万。

    和田,驻军一千,移民一千。

    彰八里,驻军五千,移民一万。

    整个安西都护府辖地,驻军两万零六百人。但完全脱产的野战军只有一万,剩下的驻防军属于半脱产状态。

    相应的,宁夏总督府提前转为宁夏省,减少跟陕西接壤地区的兵力。

    而陕西的驻军数量,同样再次减少。

    陕西、宁夏撤销的军队,通通扔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