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25【增筑与洪水】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城却属于半成品。

    堂堂大明帝都,皇城竟然不居中线,而是偏在“田”字格的左上角。成何体统?

    在“田”字的西边,增筑一个“日”字新城区,洛阳皇城就能坐北而居中了!

    朱洋平时在洛阳府衙,处理的都是琐事,如今终于有大事可做。

    他频频跟工部的建筑师们交流,又亲自带人实地查看,再跟户部和属县官吏沟通,用了一整個冬天的时间来制定筑城方案。

    工部、户部、府县各衙门官吏,甚至包括五城兵马司,皆全力配合太子制定计划。

    顺便在太子面前混个脸熟,摸一摸太子的脾气。

    冬至那天,朱洋拿出增筑方案。

    朱铭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自然表示极为满意,因为有无数专业人士为太子查漏补缺。

    增筑西城之后,河南县衙会搬过去,辖区为城西的河南县。

    洛阳县衙留在原地,辖区为城东的洛阳县。

    至于洛阳城区(包括附郭厢坊),自然是归洛阳府尹亲自管理。

    顺便一提,河南省的省会,以及河南省三司衙门,已经从开封搬到了郑州。

    河南省挺惨的,洛阳府、开封府皆为中央直辖,生生抠去河南省最精华的两块地盘。

    正好淮南省面积过大,于是割出亳州七县划给河南。

    确立河南省会时,大臣们也争论了一番。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宋城(商丘)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前宋的南京,人口充足、经济发达、地处要冲。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郑州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河南省的地理中心。商丘实在太偏了,隔壁就是山东和淮南,哪有省会歪那么远的?

    最终,朱铭拍板定郑州为省会。

    主要还是地理因素决定的,如果定商丘为省会,那么河南最西边的府县,给省里上交赋税的时候,得穿过整个河南省外加东西二京。

    郑州刚好,南方府县可水陆交替,把赋税运到新郑再转运。东西方府县走水路可直达。

    从新郑到郑州,如今正在开挖运河。

    汴河到金水、郑水,已挖掘运河连通。

    今后郑州也能四通八达了。

    朱铭说道:“计划做得不错,最后能落实几分才是关键。尤其是拆迁城西的附廓居民,还有征募民夫、外调砖石木材。”

    朱洋说道:“孩儿会时刻盯紧的。”

    “放手去做,”朱铭叮嘱道:“做错了有人给你补救,最重要的是你要从中学会一些东西。”

    “全赖父亲照拂。”朱洋露出孩童般微笑。

    虽然已经成年,但该撒娇的时候还是得撒娇。

    按照这套增筑方案,今后洛阳全城面积为70平方公里,比清朝的北京城(62.5平方公里)要大一些。至于洛阳皇城,比明清皇城(不是紫禁城)面积大三分之一。

    能轻松容纳百万人口!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