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改革大明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 奸人乱国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杨源的上书之后,心中便起了心思。

    其实刘瑾天天跟在正德皇帝身边,也知道大臣们恨不得食其肉、拆其骨、寝其皮,所以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来哄正德皇帝开心,作为一个幸臣,讨主子欢心是最重要的。

    如果文官集团聪明一点的话,只针对刘瑾估计这件事就成了,坏就坏在文官们搞起了株连,除了要求诛杀刘瑾之外,还有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等七人,将这些人称之为“八虎”,欲除之而后快。

    正德皇帝刚刚继位不久,就遭遇到文臣们的逼宫,心里就不是很爽,但文臣们来势汹汹,誓言如果皇帝不同意,就准备伏阙请愿,这算是最严重的皇权与文官对立了。正德皇帝只能派司礼监太监陈宽、李荣、王岳到内阁,与众位内阁大臣谈判,说要将刘瑾等人送到南京居住,算是对文官集团的一个交代。

    这也是正德皇帝做事的准则,对自己人下不去狠手,只论亲疏,不论是非。

    如果内阁的大臣们稍微点一下头,这件事也就成了,但此事已经发展成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权力争斗,不是简单是非对错了,也就是说文官集团准备拿捏正德皇帝,如果他们逼退了正德皇帝,那么正德皇帝的权威将受到极大的削弱,文官集团以后就可以随意拿捏正德皇帝了。

    正德皇帝刚刚继位,虽然当太子十多年了,但并没有培养自己的班底,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看到文官气势汹汹,也有点怂,派出人跟内阁谈判,结果内阁还咄咄逼人,陈宽、李荣、王岳三人往返三次于内阁、大内都没有成功。

    王岳这个人是弘治的心腹,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对于刘瑾把内廷搞得乌烟瘴气本身就很生气,自然而然的就站在了文臣这一边,也对刘瑾的行为进行了攻击,加上钦天监的奏报,正德皇帝心智也就动摇了。

    但是文臣也不是铁板一块,新任吏部尚书焦方却将文官准备伏阙面争的消息,悄悄告诉了刘瑾。一开始刘瑾觉得文官只是看不惯自己,不会将自己怎么样。他没想到文官准备叩阕,这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啊,顿时也害怕了,赶紧找来合作的张永、马永成等人商量对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