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改革大明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四章 愿闻其详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意味着什么?”弘治皇帝似乎还在回味刚才的一幕。

    “意味百姓不会被愚昧,皇权和士大夫阶层的愚民政策会彻底失效。”秦睿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想改革,只能自上而下,这种方式一旦文官集团不配合,陛下的改革将无处发力;而我的方案是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通过倡导教育,开启民智来激发百姓自我改革的**,同时加入实业兴国,科技强国的做法,形成上下一体的大势,那么文官集团就会被裹挟进这个大势之中,改革就自然而然成为潮流,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则亡。”

    “所以你兴办学校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毁掉大明?”弘治皇帝说道。

    “陛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什么君权神授、什么受命于天都是自欺欺人的。”秦睿叹了一口气,慢慢说道,“至于毁掉大明,我从来没有这个打算,陛下熟历朝历代皇帝,贤明如陛下一般有几人?我在推动改革之初,首先确保的是皇室的安危,只要皇室将军权掌握在手,便安如泰山。”

    “可是太子无后,我大明不还是被毁掉了?”弘治皇帝摇了摇头,

    “太子无后,不还有公主吗?公主不是陛下的孩子吗?为什么一定要传位给儿子?过继给太子的皇孙,虽然姓朱,但他和陛下有什么血缘?”秦睿说道。

    弘治皇帝听了秦睿的话,也未置可否。

    “陛下,似乎今天我说的话,是不是够砍我10次了。”秦睿笑着说道。

    “秦先生今天所说的话,确实有些大逆不道,不过想来也有些道理。”弘治皇帝叹了口气说道,“难道家天下就这么不为秦先生所容。”

    “陛下,并不是家天下的问题,如果君主作为国家象征,我是认可的。”秦睿看了看弘治皇帝,随即又说道,“家天下在传承上,存在很多问题,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即便顺利继位,多数君主从小被文官集团教导,只知道仁义道德,不谙世事,不懂百姓疾苦,没有真正的治国理政经验,成为文官集团的傀儡,相信陛下也是深受其害,能体会个中滋味。”

    “所以说,所谓家天下,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而已。皇权自认为高高在上统治一切,其实被多数官吏玩弄于股掌之间。而文官集团上下其手,只为士绅、商人做喉舌,什么时候真正为百姓了?整天满嘴仁义道德,肚子里全是男盗女娼。陛下可想知道大明灭亡之时,发生了什么吗?”

    “愿闻其详!”

    “崇祯皇帝为筹措军费,号召满朝大臣和勋贵捐款,可是满朝大臣和勋贵总共捐了20万两,为国纾困!”秦睿苦笑着说道,“后来,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将妻女全被杀完,在煤山以发敷面,高呼‘诸臣误我’,上吊自尽。逆贼李闯大锁北京,对文臣武勋严刑拷打,从他们手里掳走了1亿两白银。陛下觉得大明这个这个结局好吗?陛下还认为家天下好吗?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家天下,最后的结局通常都是这样。我不否认大明覆灭之后,有人依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与满清做斗争。但是陛下应该明白他们是为了什么!”

    听了秦睿的话之后,弘治皇帝久久不语。

    “秦先生可有解决之策?”弘治皇帝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开口问道。

    “没有,在我来得那个时代,基本上没有世袭的政权存在了。皇帝、亲王都只是国家象征,不会掌握国家权力。”秦睿想了想说道。

    “能具体说一下吗?”弘治皇帝道。

    “在我们那个时代,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军事力量总指挥,有权提名内阁及政府的各级人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有权宣战和停战,但这些权力更多是一种形式,所有的一切由内阁或者议会做出决策,然后君主出面宣布一下而已。”秦睿解释道,“陛下可以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