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改革大明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五道口经济学院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白这只狐狸精最近肚子大了,也不愿意动,整天就愿意趴在秦睿的办公桌上,或者被小蝶抱着,日子过得很舒服。而阿狸因为经常被秦睿欺负,总是跑出去撒野,范氏集团内的花草可就遭殃了,它居然还在院子里打洞,整天浑身脏兮兮的。

    在范氏集团内部,没人敢管狐狸,无论是小白还是阿狸。

    弘治皇帝与众大臣前前后后,反反复复讨论了10多天,才做出最终决定,同意了秦睿建议的三纵三横道路网及北京城电力、供暖、供水、通讯综合工程建设。

    三纵是东线工程从北京出发,经济南府、南京到福州,中线工程北起奴儿干都司经北京、武昌府、广州府,西线工程从长安出发,经成都府到滇城;三横是北线天津卫出发经北京、太原府、长安到兰州,中线从松江府出发,经扬州、南京、武昌府到成都府;南线工程从福州出发,经广州府、贵阳府到滇城。

    三纵三横道路网以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为优先,先易后难逐步推开,为期15年,第一批开工的项目是北京到南京段、北京到武昌府段、天津到长安段、松江府到武昌府段,总计约8000里,计划投资一亿两,为期三年建成。

    道路建设资金朝廷财政出4000万两,剩余6000万两向社会融资,成立大明高速道路集团,项目建成后40年采用收费模式来偿还所有股东的投入。

    朝廷发出融资公告后的第一时间范氏集团认购1500万两。

    当范少卿征求秦睿的意见时,秦睿说了句,“用范氏集团的资产做抵押,去银行贷款,能贷多少就投多少。只要不用范氏集团的自由资金就可以了。”

    大户们虽然不明白修路收费能不能挣钱,但范氏集团赚钱的能力眼光在整个大明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跟风盘马上出现了,当然大家都有样学样,选择了抵押贷款模式。

    半个月资金筹集完毕,工部立即雇佣原来建设天津卫到北京道路的工匠们,拆分成50多队送到不同城市,采用分段建设的模式,就是每队工匠在当地招收2000-3000名工匠,负责临近两个城市的路线建设,管吃住,每月2两银子的工钱,统一发放人民币。

    建筑专科学校派出学生跟随学习,秦睿要求学生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道路修建,进行细致研究、总结工程经验。

    顾氏集团派出大量技术团队,在各地建立水泥厂、砖厂,同时科技学院机械系和动力系联合研发的简易隧道挖掘设备,也陆续送往各地。

    大明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道路建设模式。

    这些秦睿没有去关注,只是将自己写得一篇《道路建设规划、困难思考及解决方案》的文章,交给了自己的老丈人,要想升职,必须有成绩啊,工部尚书徐贯最近准备退休了,皇帝正在考虑人员,身为工部左侍郎的范正卿是第一顺位人,这个时候再有点出彩的东西,必然能给他加分。

    范正卿凭借前两年自己修堤坝的经验,再加上秦睿给的文章,写了一份洋洋洒洒数万字的奏折,递给了弘治皇帝。

    不几日弘治皇帝准了徐贯乞骸骨的奏折,任命工部左侍郎范正卿为新一任工部尚书,秦睿培养大明首辅的目标又向前进了一步。与此同时,户部六品主事王守仁升为从五品户部员外郎,考中进士短短一年时间就升为从五品,升迁速度实属罕见,这都得益于王守仁研修过《国富论》。

    在秦睿的支持下,王守仁开了一间五道口经济学院,招收一批学生研究经济之道。看这名字就知道是秦睿起得,纯粹就是恶趣味。

    秦睿可不会管这么多事情,狐狸精小白生了,三只小狐狸。第一次做妈妈的小白似乎有点嫌弃自己的孩子,喂奶的时候不好好喂,秦睿没办法只能自己上手了,用秦宓的奶瓶装牛奶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