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改革大明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共克时艰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建议,使用加大青饲料的喂养,同时增加保持蚯蚓的用量。如果这样饲料还不够的话,就杀一部分。”

    听了秦睿的话,负责人点了点头,两人有讨论了一会,秦睿就去了牛羊牧区。

    牛羊在去年找来配种高手后,下了一批牛崽和羊崽,刚从暖棚里赶出来,正在适用气候。

    作为配种高手的李冬是牛羊区负责人,正跟在秦睿后面,边走边解释牛羊区的情况,秦睿听得很仔细,偶尔会提出一些问题,李冬给予解释。

    “李主任,牛羊的数量还要增加,饲养的草料要想办法,另外,今年秋天,玉米成熟之时,我准备抢收一批玉米杆,来做青贮饲料。”秦睿说道。

    “秦公子,什么事青贮饲料?”李冬不解的问道。

    “青贮饲料就是新鲜的秸秆、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后制成的饲料。具体做法我要做好实验之后才给你。”秦睿介绍说,“青贮饲料较多地保存了原料的营养成分,柔嫩多汁、芳香可口,是牛羊冬春缺青季节的重要粗饲料。这样我们可以节约大批资金来准备精饲料。”

    “好的,我明白。”李冬点点头。

    “还有就是牛奶和羊奶,尽量多准备一些,学校的孩子体质不好,需要加强营养。”秦睿一脸幽怨的说道。

    秦睿现在科技学院中推广“健康奶”计划,一到三年级学生,每5天供应1瓶奶,但这个量远远达不到增强体质的需要,没办法,供应不起啊。

    “秦公子,如果要增加牛奶,最快的办法就是买成年牛、羊,但我们的细粮确实捉襟见肘。”李冬也很无奈。

    “明白,共克时艰吧!”秦睿长叹一口气说道。

    经过鱼塘时,一条鱼跃出水面,“噗通”的一声吸引了秦睿的注意,好大的鱼啊。秦睿忽然灵光一闪,奶不够,貌似鱼骨汤也补钙啊。

    揪过韩勇来,问道:“这鱼养了多少条?”

    “大约6万尾,当时买鱼苗的时候。也死掉了一些,剩下多少不知道。”韩勇很干脆的回答。

    “一条能有多重?”秦睿问道。

    “有大有小,大的三斤左右,小的也就半斤多吧。”韩勇不知道秦睿在打什么主意。

    秦睿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每三天给学校供两千斤鱼。”

    “好的,我来安排。”韩勇点头应是,“秦公子,大棚现在都倒出来,接下去种什么好呢?”

    “这个问题我还没考虑好,再等两天吧,我想好了再告诉你,或者你有什么提议?”秦睿说道。

    “提议倒是不好说,一点小想法。”韩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秦公子有没有想过种药材?”

    “种药材?”秦睿有点愣神,瞬间明白过来,“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这样你好好做个计划,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好的。”韩勇见自己的建议被秦睿接受了,很高兴。

    秦睿当然想发展经济作物,因为粮食只能裹腹而已,经济作物才是致富良方,只是种什么秦睿还没考虑过。

    两人又聊了几句,秦睿就去修路的工地上去了。

    在结束了抢种新苗的工作之后,1万多名流民开始了京津两地的道路修建工作,分段进行,2000人一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