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兼职艺术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2章 九爷,外面全都是林知白!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斜阳无限,无奈只一息间灿烂。

    作词以夕阳起兴,切入主题,体现了古诗词由景及情的一贯作风,而且瞬间即来了一个九十度的转弯:“无奈只一息间灿烂”,奠定了这首歌苍凉的基调,紧接着第二句“随云霞渐散,逝去的光彩不复还”还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感慨光辉不再,世事无常……

    发现了吗?

    这是一种极具艺术的手法,全词唯一可以看做是爱情描写的地方,虽然稍显含蓄,但却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且歌词的韵脚,基本都压在仄声上,既与这首歌悲凉的基调相一致,同时也与齐兼葭的嗓音相协调。

    这就难怪齐兼葭会选择《夕阳之歌》了。

    毕竟她唱的很多歌曲,都是追求一定艺术效果的。

    这也是喜欢齐兼葭的人,为什么大多对夜莺无感的原因。

    大约是觉得喜欢齐兼葭的歌,会更有逼格一点,她一贯的高冷形象也符合这种逼格要求。

    相比起齐兼葭,夜莺走的路线,更加通俗大众化。

    所以林知白早就猜到,夜莺大概率会更喜欢《千千阙歌》。

    与《夕阳之歌》的题材不同。

    夜莺选择的《千千阙歌》,直接将主题定位在“伤情离别”上。

    翻开全唐诗,我们可以数一数哲理诗占多大的篇幅,而伤情离别诗又占有多大的比例?

    可以说后者拥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

    因为对于人生的感悟,或深或浅,或有或无,大家都不一样,能对夕阳之歌产生强烈共鸣的听众当然不会少,但绝对没办法和“伤情离别”这个主题比体量!

    或者说:

    夜莺的大多数歌曲,内容都是跟爱情之类有关,她在通俗的领域里,有着高于一般人的审美!

    而通俗就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或者说更高的销量。

    所以前世,《千千阙歌》销量和传唱度,比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更高。

    只是到了蓝星,两首歌的演唱者有了各自的变化,林知白也不敢说两首歌谁会表现更强。

    倒是两边的粉丝已经扭打起来了!

    “明显《千千阙歌》更好,整首歌都非常符合嘤嘤的风格!”

    “一样的旋律,就别扯太多风格差异了,就歌词不一样罢了,论歌词明显《夕阳之歌》好!”

    “就是,夕阳之歌逼格爆表!”

    “又扯什么逼格,老百姓就是喜欢通俗一点的怎么了?”

    “况且《夕阳之歌》,不过是讲了些很虚的人生感悟,明显是走的小众路线嘛,就别指望流量能有多大了。”

    “俗气,夜莺的歌就是俗气!”

    “笑死我了,来日纵使千千阕歌飘于远方我路上,这段歌词伱敢说俗气,我也是无话可说了。”

    “吵什么吵,数据决定胜负好了!”

    “行啊,要比数据是吧,那就让你看看我们兼葭的战斗力!”

    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