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道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古今之变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先生此言,未免失之偏颇。”刘协毫不客气地说道。

    要得到贾诩真正意义上的效忠,他必须拿出让贾诩折服的东西。人情世故,他肯定不如打拼了半辈子,见惯了魑魅魍魉的贾诩,唯有从理论高度进行降维打击,从心理上折服他。

    天子是天意的代言人,当然应该思考点高大上的理论,谁会去关心柴米油盐啊。

    “请陛下指教。”贾诩淡淡地说道。

    “于先生而言,百姓与万民,谁更不可或缺?”

    贾诩脸色微变,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呷了一口酒,却含在嘴里,半天才缓缓咽下去。

    天子一言,打破了他长久以来的思维误区。

    他痛恨关东世家歧视凉州人,盘剥凉州汉羌百姓,却忘了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而且歧视是家乡人。

    他和那些人有本质的区别吗?

    恍惚之间,贾诩仿佛登上了一层看不见的楼,低头看见了丑陋的自己。

    “陛下批评得是,臣的确失之偏颇了。”贾诩吁了一口气。“百姓本出乎万民,奈何自矜高洁。臣一意指责关东世家心怀偏见,排斥西凉士子,其实西凉士子又何尝没有偏见?五十步笑百步尔。”

    刘协笑了。“朕苦思半月,先生一朝顿悟,不愧是凉州上士。”

    贾诩躬身一拜。“陛下谬赞,臣不敢当。论世事人情,臣年近半百,或许能胜陛下一筹。论天地至道,臣不如陛下远矣。此乃天资所限,非人力可求。愿随陛下左右,常聆玉音。”

    刘协伸手托住贾诩的手臂。“先生言重了。朕也是偶有所得,愿与先生共琢磨。”

    贾诩顺势问道:“与壬寅之夜的天象有关?”

    刘协摇摇头。“天意玄远,非朕所能臆测。”

    贾诩很意外。“那陛下如何得之?”

    刘协拈起一颗青豆放入口中,慢慢地嚼着。“凉州羌乱百年,平而复叛。关东黄巾生变,八州并起。说到底,都是百姓民不聊生,不得不反。百姓如此,朝廷又何尝不是?先生曾在宫中为郎,想必知道早在二三十年前,朝廷就捉襟见肘,不能足额发放郎官的薪俸。”

    贾诩面色一黯,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天子此言,勾起了他的伤心事。

    作为一个凉州士子,举孝廉为郎本是前途光明的好事。谁曾想,他在宫中为郎数年,不仅看不到一点升迁的希望,反倒因无法得到足额的薪俸,衣食窘迫,最后连治病都拿不出钱,只好弃官返乡。

    相比之下,那些才智远不如他的关东士子,却可以依靠家族的资助,不仅活得很滋润,还可以呼朋唤友,日夜宴饮。升迁外放时,他们也常常能得到超擢的机会,令人艳羡。

    “百姓没钱,朝廷也没钱,钱去哪儿了?”刘协又拈了一颗青豆。“都说先帝奢侈,建万金堂,卖官鬻爵,可那些钱用在何处,他们真不知道吗?退而言之,万金堂所积累的钱财,真比世家积累的资产丰厚?”

    刘协咧嘴一笑,意味深长地看着贾诩。“先生在董卓军中,应该知道是董卓从宫中劫掠所得多,还是从洛阳世家劫掠所得多吧?”

    贾诩尴尬地咳嗽了两声。“依陛下此言,是欲借万民之力,抑百姓之强?”

    刘协摇摇头。“不是借力,而是行道。力有时而穷,唯道无有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