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渡尽劫波笑泯恩仇,报恩精神千古流传 (4/4)
王鉴不知道的是,辛夷当初留下那封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她不会再回来。
辛夷一直自愧是个有罪之人,自责是她的存在才导致这些悲剧的发生,她无颜面对王鉴,面对王家。与此同时,辛夷担心王鉴因痛失至亲,受不了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辛夷便在信里告诉王鉴,待报恩寺彻底完工之日,就是他们兄妹再见之时,借以此法激励王鉴重新振作起来,完成王玺的遗志。
就在辛夷云游四方的途中,辛夷无意中偶遇了一位同样云游四方的故人。那故人恰是无妄法师。无妄法师深知,当初正是他为了报答薛忠义的恩情,也为了报王家害死朱檀儿之仇,与薛忠义联手设计陷害王玺一家,造成了一系列恶果,枉送了那么多条无辜的性命。无妄法师自感罪孽深重,主动辞去黄龙寺主持,从此四海云游,虔心忏悔,渡人渡己。
辛夷与无妄法师相遇的那一刻,彼此打了一个合十的手印,默默给了对方一个微笑,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们不再是红尘中人,而是空门中苦修的行者,在历尽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之后,选择放下一切,全身心地皈依我佛,苦行修法。
辛夷的内心从未如此平静,她确信一心向佛的她,再也不会纠结于过往。一切都已过去,只有放下,才能重生。
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辜月,寒冬料峭,一名身着三宝领海青的尼姑整肃庄严地来到报恩寺的经幢前。
报恩寺里刚来不久的年轻小和尚,正在附近清扫落叶,知道蟠龙坝附近并没有尼姑庵,见到眼前的尼姑自是有些奇怪,以为她是从外地远道而来的,忙问道:“请问这位师太前来鄙寺有何贵干呢?”
这名尼姑不是别人,正是已出家的辛夷。
辛夷礼貌地对小和尚说道:“贫尼法号‘绝心’,云游四海路过此地,见到这座宏伟的报恩寺,难免驻足欣赏一番,打扰了。”
小和尚并不知道辛夷的真实身份,挠挠头,咧嘴一笑:“绝心师太,您客气了!”
辛夷微微一笑,望着夕阳余晖下这座金碧恢宏的报恩寺,想到那些因这座报恩寺而生而灭的爱恨情仇,已如过往云烟,永远地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从苦海翻波到心如止水,如今的辛夷不再是曾经的王辛夷,而是早已皈依佛门的绝心师太。
辛夷虔诚地双手合十,法界于一心,轻轻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