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龙州土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南宫复辟天顺登基,改土归流初见成效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谦斥责。徐珵被迫把名字改为徐有贞,在得到提升进用后,仍旧对于谦恨之入骨,总想着一雪前耻。前府右都督张辄因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劾,对于谦恨得咬牙切齿。

    于谦被处死的时候,阴云密布,似乎老天都在为他动容。石亨等人将于谦的尸骨弃尸街头,同时下令抄了于谦的家,其家人全被充军边疆。到于府抄家时,于谦家里并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只有朱祁钰赐给于谦的蟒袍、剑器,别无余物。

    都督同知陈逵被于谦的忠义感动,不忍于谦曝尸街头,收敛了他的尸身。有一个叫朵儿的指挥怜悯于谦,把酒泼在于谦被斩首的地方,号啕恸哭。朵儿是曹吉祥的部下,曹吉祥发现后大发雷霆,怒而鞭打他。到了第二天,朵儿还是照样泼酒在地对于谦表示祭奠。孙太后一开始不知道于谦的死讯,听说后叹息哀悼了好几天。

    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当灭族,于谦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处死。刑部怕事态扩大化,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杀戮。千户白琦请求写上于谦的罪行,刻板印刷后在全国公布。一时间,想讨好朱祁镇争取宠幸的人,全都以于谦作为话柄。

    朱祁镇复辟后,于谦以谋逆的罪名被处死,而所有曾助朱祁镇夺回帝位的功臣,如石亨、徐有贞、张辄、曹吉祥、许彬、杨善等人都被加官进爵。

    仓促之间,复辟的天顺皇帝朱祁镇竟来不及罢黜景泰皇帝朱祁钰,直到二月初一,这才想起将朱祁钰废为郕王,软禁在西苑。二月十九日,朱祁钰去世,时年三十,以亲王礼葬于西山,毁其所建寿陵,其妃嫔全被赐死殉葬。

    朱祁镇还不解气,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朱祁钰成为明朝迁都北平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明十三陵的明朝皇帝。

    再度做回皇帝的朱祁镇,从少年不识愁滋味,一腔热血肆意北征,到从皇位坠落的彷徨与毫无自由的恐慌,最终皇位失而复得。历经磨难之后的朱祁镇,决心一雪土木堡之耻,做一个贤明之君。他在政治上勤政处事,重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

    天顺初年,都察院右都御史耿九畴亲自写了一封关于改土归流成效的奏疏,上奏天顺皇帝朱祁镇。奏疏里详细写明西南边疆各番夷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情况,以及朝廷现在对西南边疆各番夷地区的实际控制情况。改土归流的政策初见成效,西南边疆各番夷地区趋于稳定,偶有发生暴乱的地区都被一一镇压,新任的知府、知州全部就位任职履责,土司们的安置安抚也已基本落实。昔日各土司对西南边疆各番夷地区的地方治理权,渐渐归还朝廷,全国范围内的中央集权已初步形成。

    朱祁镇批阅奏疏之后,眉头紧蹙,心里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宦官曹吉祥因策划参与“南宫复辟”有功,获赐大量庄田,官至司设监太监,并协理京营军务。一旁的曹吉祥见皇帝朱祁镇一脸异样,主动问起:“皇上,您为何面露难色呀?当心龙体啊!”

    朱祁镇愁云满面地说:“曹吉祥,你有所不知,在朕年幼之时,张太后就有了设计挑起地方土司内乱,从而改土归流的意图。张太后崩逝,朕亲政之后,先生王振也多次教导朕该如何巧用圈套与地方土司斗智斗勇,如何一步一步实现改土归流。改土归流一直都是大明亟待完成的一项改革重任,如今终于小有所成了。”

    曹吉祥一脸迷惑:“既然改土归流如今已小有所成,为何皇上您还是愁眉不展啊?”

    朱祁镇哀叹道:“改土归流能有今天的成效,于谦功不可没啊……如若不是他给郕戾王建言献策,制定出一系列改土归流的新政,并强有力地执行下去,又怎会有今日这番成效?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在治国理政方面,更是才能过人,于朝廷大有裨益。这么一个难能可贵的人才,朕却亲自下旨杀了他……朕真是悔之晚矣,追悔莫及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