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丢韦陀王玺急生智,打官腔袁正显真容 (3/5)
里那般真实可触,只有阵阵香气弥散开来。抑或阳光下的丹桂不过是虚幻的假象,黑暗中的它们才是去伪存真的。
王玺应约来到袁正的房间门前,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袁大人,下官应邀一个人前来了。”
袁正打开门来,看到王玺的确是一个人来的,将王玺迎进门来,对他说:“王土司大人,想不到蟠龙坝的秋夜这般寒凉。您府上有酒吗?要不咱们喝点酒提提热,免得待会儿谈话的时候风寒着凉了。”
一听袁正要酒,王玺赶紧吩咐下人准备酒菜。袁正在一旁叮嘱:“一碟花生米就够了,好酒我可不喝,要最普通的!”
袁正、王玺二人在屋里坐下,下人端上花生米和一壶天麻酒。袁正用眼神示意,王玺吩咐下人离开了。
等到下人走远,袁正将门窗紧闭,威严地厉声说道:“王土司大人,你我都是明白人,我就不拐弯抹角了。你所修建的这座报恩寺,原本一开始并不是佛寺吧?”
袁正的话犹如一记响雷,轰隆一声打在王玺身上,王玺呆住了,额头上暗暗滋生出细密的冷汗。
还未等王玺回过神来,袁正接着严肃地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最开始修建的应该是一座皇宫吧?紫禁城的形制、金水桥、八字墙、天花藻井,你这座报恩寺应有尽有,还有那不计其数的雕龙,哪里像是一座佛寺该有的样子?这明明就是为了应付巡视,紧急将皇宫改建成的佛寺。好你个王玺,你分明就是造反!”
袁正的话犹如支支利箭,直直地射在王玺的心脏上,王玺连连否认:“袁大人,冤枉啊!下官一家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怎么会做出造反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啊!还请袁大人明鉴!”
袁正笑而不语,抿了一小口酒。
王玺毕竟是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了,猛地想起徐公之前说过的话,很快明白了袁正的深意,赶紧调整一下面部表情,刻意挤出笑脸,对袁正说:“袁大人,下官曾与袁大人有过相同的境遇,也曾官居从七品。前些年承蒙圣恩,经圣上钦点,下官由从七品越级擢升为正六品,赐封昭信校尉。圣上对下官的恩宠,下官就算粉身碎骨、做牛做马,也无以为报。下官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怎么会忘恩负义地密谋造反呢?袁大人您年轻有为,圣上这次特派您来彻查刁民诬告下官谋反一案,必定是圣上对袁大人您分外器重,袁大人您必将步步青云,官运亨通。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袁大人您此次千里迢迢来到我龙州宁武司,下官有幸识得袁大人这样一位清如镜、明如水的监察御史,真是三生有幸,也是不请自来的缘分。下官虽久居龙州宁武司这样的偏远之地,但对于袁大人这样清廉正直、忠心为国的好官向来深感钦佩,下官从继任龙州宣抚司佥事伊始,便立志要做一位誓死效忠大明、为国为民的好官。下官与袁大人的信念同出一脉,不谋而合。正所谓知音难觅,下官略备了一份薄礼,权当是见面礼,希望能和袁大人交个朋友,还请袁大人笑纳。”
袁正露出左右为难的姿态,脸上浮起纠结的神色,喃喃地说:“王土司大人,您这样做叫袁某人如何是好啊?按照大明律法,您是正在接受我巡视的对象,您的礼物袁某万不敢接受。可袁某也觉得王土司大人您这个人很耿直,又和袁某有过同样的境遇,在政见上也与袁某很有共识,袁某真心实意地想与王土司大人交个朋友。这可真是叫袁某为难啊……”
久经官场的王玺彻底明白了,对于袁正这样的人来说,他虽搞惯了官场的下流勾当,但他始终想要对外界维护一个清廉正直的形象,用一块最后的遮羞布来掩盖那些肮脏的钱权交易。典型的又想吃鱼又要去腥臭的“两面人”做派,怪不得之前王玺认为袁正这个人琢磨不透。正是袁正努力建立维护的外在形象,让他能够脱颖而出,通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正廉的大力举荐,皇帝特派他来到龙州宁武司查案。王玺明白与其他人看破不说破相较,袁正直接对王玺说出他已看出报恩寺是皇宫改寺庙一事,无非是想要讹诈王玺,王玺谋反的罪证已经掌握在他的手里,想要全家平安过他这一关,就得抬高价码,不下点血本是不可能的。王玺这下全想通了,为何徐公之前告诉他袁正是个奸佞之徒了。现在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候,王玺要想救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