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王鉴怒火烧写休书,王玺下决心立世子 (2/3)
怪我王玺不客气!把王樾调遣各营的令牌收了,收回他的治兵、监政之权!以后王樾就随其生母曹氏,天天长伴青灯古佛,潜心修佛赎罪,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踏出王土司府半步!若是再作奸犯科,就褫夺其王氏土司庶次子身份,贬为庶人,死后不得入我王氏祖坟!”
王玺的话音刚落,王樾、二夫人瘫坐在地上,如同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一条命早已去了一半,另外半条命还在苟延残喘。
家丁们搬来一张宽大的木头条凳,剥掉王樾的外衣,只把中衣给王樾留在身上。家丁们将面如土色的王樾四肢牢牢捆绑在条凳的四条腿上。家丁吉喜抱来了十根棘条,双手交给王玺。对王樾太过失望的王玺不想亲自动手,命吉喜行刑便是。
一鞭鞭棘条重重地打在王樾身上,一股剧烈的疼痛油然而生,刺激着王樾的神经,像是被千万把灼热的利刀刺着,一股绞心的痛苦遍布全身。痛楚潮水一般朝他涌来,一波又一波,绵延不断。疼痛实在难忍,王樾凄惨的叫声在整个房间内回荡,听得人心里难受。王樾一脸惨白,豆大的汗珠滴落下来,落到地上,融入地砖缝里。
被打得快睁不开眼的王樾,恍惚之间觉得这一幕竟是那样熟悉,像曾经和现在同时交织倒映,只是改变了情境里的主角而已。
几日之后,龙州宣抚司佥事衙门的后堂。
徐公支开所有衙役,向无精打采的王玺问道:“王土司大人,您近来何故这般没精神,可是二公子的缘故?属下看二公子好几天都没来佥事衙门了。”
“唉,逆子啊,逆子啊……原本家丑不可外扬,徐公你也不是什么外人,我就将此事告知你吧,正好也听听你的意见。还请徐公保密,毕竟此等丑事令我王家抬不起头啊!”王玺长叹一口气,将王樾和赵巧莲私通之事告知徐公。
“王土司大人,请息怒!”徐公花白的胡须抖动着,老迈的眼睛透露出锐利的目光,“王土司大人,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英雄难过美人关,但以二公子谨言慎行的性情和其远大的政治抱负,按理说是做不出这种事的。这件事恐怕另有玄机啊……”
王玺瞪大眼睛:“此话怎讲?还请徐公明示。”
徐公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恕属下直言,王土司大人您正当壮年,立谁为世子之事还为时尚早。但久不立世子,矛盾和斗争自然也就来了。这次的事和上次小桂圆落水之事,不就是有人暗中争夺世子的表现吗?您看,小桂圆落水后大公子被扳倒了,这次内乱之事二公子被扳倒了,那么下一次又轮到谁出事,又会是谁被扳倒呢?早日确立世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消其他子女的妄想,从而安定人心,保证政权顺利交接。确立世子一事,您不能一拖再拖了,早点确立世子,安定人心,不能再让那些有争权夺位想法的人继续心存幻想。”
王玺欲言又止:“可是……”
徐公知道王玺想说什么,接着说:“属下知道您一直纠结该把世袭土司之位传给大公子,还是二公子。大公子是嫡长子,二公子贤明能干。自古立长不立贤。《春秋公羊传》里说过,‘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贤明是主观可以改变的,嫡长子可以贤明,庶次子也可以贤明。但嫡长子的身份是客观已经定下的,无法更改。只有嫡长子当政,才能更有说服力,更好地维持政权长久统治。大公子生性善良,没有争权夺利之心,宽宏仁慈,面对二公子和赵氏的背叛,还能饶恕他们,在休书上只写赵氏‘口多言’,以免坏了她的名声,将来无法再醮。大公子这样的胸怀和度量,才是真正的仁者心怀天下啊!对于伤害他的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对待百姓了,这正是一个土司该有的气度。若是将来大公子当上土司,必定能像王土司大人您这样爱民如子,全心全意为宁武司百姓谋福利、做实事,成为龙州宁武司百姓心目中的好土司。”
王玺听完半开玩笑半是真地问徐公:“说了这么多,原来徐公你是鉴儿的说客啊?”
徐公严肃起来:“王土司大人,这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