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宁武司广征金丝楠,徐公赴京师访故人 (2/3)
门日常政务这个重担交给其他人,我实在是放心不下。”王玺缓缓说道,“不带辛夷不行啊,紫晶被薛兆乾抢先一步买走后,我又重新准备的这个贺礼,是辛夷命人一手打造的,其中的机关奥秘只有她懂。这次寿宴要想不让吴苍介记恨我,就得全看辛夷的本事了。我只能让辛夷这一路上女扮男装,但愿不要被人看出来,奚落笑话我们王家才是。”
听了王玺的话,王樾噗嗤一声笑了:“那就叫辛夷把眉毛画粗点,脸上再抹点锅烟墨,最好再剪点马尾毛粘个假胡子,免得别人误会我们王家怎么会有这么娘娘腔的男儿。”
王玺哈哈大笑起来:“恐怕只有这么办了。谁叫她设计了这么一个特别的贺礼,搞得这么复杂,我研究了半天也不会弄,只能带她去了。其实吧,我都怀疑辛夷这丫头肯定是想跟着我去成都府玩,才故意把贺礼设计得这么繁复神秘,好让我不得不带上她。”
京师不愧是京师,热闹繁杂的大街人来人往,车如流水马如龙。早晨绚烂的阳光在绿瓦红墙间跳跃,洒在琳琅满目的商铺招牌旗帜上。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市井繁华,有条不紊。街市两侧有许多摊贩和行人。货摊上摆有饼子、白馍等食品,油纸伞、锅碗瓢盆等杂货。茶坊、酒肆、药铺、裁缝铺、米店、胭脂铺、肉铺、当铺、庙宇、公廨等等一应俱全,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有看相算命的道士,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有骑马飞驰的衙役,有乘轿出行的员外,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徐公的引导下,绕过高大的城阙,路过喧嚣的街道,王鉴跟着走进一条僻静的小巷。小巷两边是平民院落和院墙,布满青苔,朴素发旧。有的院墙上铺陈着密密麻麻的爬山虎藤蔓,绿油油的,在狭长的阴影下,将夏日京师的闷热扫荡走了一些,有了些许清凉的感觉。
徐公、王鉴走到一间精巧的民居门前,只见匾额上题写着“闲云居”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王鉴抬头看了一眼问:“徐公,就是这儿吗?”
徐公点了点头:“是的,这位鼎鼎有名的木匠卢瑀,是我的旧相识,说起来我好多年没再来过他的闲云居,与他一起饮酒叙旧了。”
卢瑀,字映康,河北保定府人,其父卢纯风曾是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在明太宗时期主管修建奉天殿。卢瑀十二岁时就随父学艺,他心灵手巧,一看就懂,一说就会,颇有天资。卢纯风很喜欢卢瑀这个颇有木工天赋的儿子,不仅将他的手艺全部传授给他,还让参与修建奉天殿的资深木匠,将技艺倾囊授予卢瑀。卢瑀年纪轻轻就习得一身木工好手艺,在京师有着“小鲁班”的美誉。
后来,由于当年一同修建奉天殿的一位木匠周季海,受邀为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设计修建府邸,周季海参照了奉天殿的部分图纸,永乐皇帝朱棣认为纪纲私建皇宫,有谋反之心,以谋大逆的罪名将纪纲凌迟处死。纪纲被处决后,他的家属不论老幼全被流放戍边,其爪牙庄敬等人大多也被处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察院才整理出纪纲的罪状公告天下。除私建皇宫、假传圣旨、滥杀无辜、贪污索贿等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其家蓄养亡命之徒,私造铁甲弓弩数以万计”,以暗示纪纲有起兵造反的阴谋。纪纲被杀,周季海被流放至滇西,受牵连的卢纯风因监管不力之罪被革职,降为庶民。
从平步青云到跌落谷底,卢纯风、卢瑀一家人倒也落得无官一身轻。日子过得紧了些,但父子俩给京师附近的百姓修民房、盖瓦舍、建庙宇,颇受百姓欢迎。卢纯风过世后,卢瑀先后参与修建巴潼栈道上的巴潼寺、保宁府剑州七曲山大庙,在巴渝地区声名鹊起,自然传入了王玺耳中。
哪知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卢瑀的父亲卢纯风曾与徐公同朝为官,徐公的年纪比卢纯风小了两轮,二人却是忘年之交。一次徐公去卢府拜访,结识了与他年纪相仿的卢瑀,一来二去,两人交情匪浅。当年纪纲案风波震惊朝野,永乐皇帝朱棣龙颜震怒,怪罪下来,斥责卢纯风监管不力,纵容手底下的木匠周季海参与纪纲私建皇宫谋反,本打算要流放卢纯风一家戍边。正是徐公上书奏明朱棣,“木匠周季海参与纪纲私建皇宫谋反一案,乃私相授受行为,并未请示工部营缮清吏司,营缮清吏司员外郎卢纯风完全被蒙在鼓里,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