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龙州土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张太后赏赐起风波,薛李王喜忧各不同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李蕃一回到位于马盘司治所青溪城的李氏土司府邸,其独丁李未岚赶紧端着姜茶过来嘘寒问暖,担心李蕃此去京师路途颠簸,累坏了本就虚弱的身子。

    李未岚刚到束发之年,是龙州出了名的美男子和大孝子。龙州的老百姓都说李土司一天病兮兮的,却生了个标致俊俏的大孝子,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李未岚颀长高挑,穿着一身月牙色的雅致长袍,银丝绣着精美华丽的流云图案,与他头上的羊脂白玉发簪交相辉映。俊朗轩昂的下巴,精心雕琢过一般。一双桃花眼,风韵天成,蕴藏着天河的万千璀璨。面若皓月,色如桃花,目若秋波。如画的笑靥不带一丝风流少年的佻达,满是缱绻的安谧静好。

    “父亲大人,您这次进京朝贡,有没有顺便去看看京师的名医?京师的名医怎么说?”李未岚关心地问道。

    “你再三叮嘱过的事,为父怎么会忘呢,自然是去了。大夫说我气血双亏,乃脾肾不足所致,开了方子了。”李蕃苍白无华的脸上浮起温馨的笑意,从衣服里拿出一张折好的药方,递给李未岚。

    “黄芪六钱,人参六钱,党参六钱,白术二钱,云苓二钱,黄精二钱,甘草一钱,当归一钱,谷麦芽各三钱,仙灵脾二钱。文武火反复熬煎,一日三服。”李未岚打开药方读了起来,“父亲大人,您一路奔波,想必也乏了吧?您先休息休息,孩儿这就去抓药。”

    说罢,李未岚就朝着李土司府上的药房疾步而去。看着李未岚远去的背影,李蕃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久久不散。

    回到位于宁武司治所蟠龙坝王氏土司府邸的王玺,则是一脸春风得意。还未到不惑之年的王玺人当壮年,三房夫人个个如花美眷,膝下儿女成群,宁武司风调雨顺、民康物阜,加之如今又得到皇帝和张太后的赏识,平步青云指日可待,人生得意且如此。

    王玺惬意地坐在金丝楠木精雕细琢的官帽椅上,上面铺着一张完整的黑熊皮,虎虎生风。目光似寒星,剑眉如刀脊。气宇轩昂,吐纳壮志凌云之豪气。英姿勃发,胸怀广达高远之大志。

    “父亲大人,请喝茶。”二子王樾双手奉茶给王玺。

    王玺点点头,接过青花瓷茶杯,美滋滋地喝了一口:“还是樾儿有心,记得我就爱喝这明前炒青。”

    王樾似笑非笑,鼻子山根两侧凹陷的眼窝如同看不见底的深海,读不出里面究竟氤氲着哪一种色彩:“此次白草番进奉的明前炒青,是白草番头人日渥不基带领其番人,在清明前雨露时节亲自采摘炒制的高山老茶树嫩芽。看来白草番人对父亲大人可是越来越敬重了呢!”

    “哈哈哈……每年进奉的礼品中,白草番部落就数茶叶最好,白马番部落就数野味最佳。父亲大人为宁武司发展交通,开辟了东南堡栈道,极大方便了宁武司与周边地区的往来。又凿建王氏井给百姓供水,劝番民开垦,番地自始丰饶。还大力兴学,开启民智,聘硕儒鲁卓吾先生,涵育人才。不止是白草番人,还有其他番人、汉人,只要是咱们宁武司的百姓,哪个不对父亲大人拍手称赞?”五子王坦圆乎乎的脸上浮起憨厚可掬的笑容,在一旁附和。

    “为父只是做了一个土司该做的事,不求虚名,但求心安。你们几个啊,是不是太久没看到为父了,今日怎么一个二个的争先恐后给我戴高帽子?小小年纪就学着溜须拍马,不知道都是跟谁学的,这样不好!”王玺又好气又好笑,本想要严厉指责一番,转念一想又作罢了,只是口头上小小警示几句。

    辛夷一听到王玺回府了,急忙跑到前厅,撅起小嘴,抱怨道:“本来今日我也想跟着几个哥哥一起到接官亭接父亲大人您回府的,母亲大人偏偏不让,辛夷可想父亲大人了呢!”

    王玺笑盈盈地看着辛夷,摸了摸辛夷的脑袋:“此去京师山高路远,一路上为父也想你们啊,每一个都想。”

    “父亲大人,您从京师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