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龙州土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龙州三土司朝贡归,聚头接官亭暗潮涌 (3/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品从仕郎判官连升三级,擢升为正六品宣抚司佥事。王玺作为川西北土司集团里年轻的佼佼者,眉目间透着一丝沉稳和老练。

    第一辆轿子上,由侍从的搀扶着走下一位身着青袍上绣鸂鶒的钦差。这位年轻的钦差像是才进士及第不久,神采奕奕,丝毫没有一路舟车劳顿的倦意。站在轿子最前面的官差高喊一声:“圣旨到!众人下跪听旨!”

    待众人诚惶诚恐地俯首跪好,钦差小心翼翼地打开圣旨,当众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龙州宣抚使薛忠义于‘平松之乱’有功,赐封‘工部侍郎’。龙州宣抚副使李蕃于‘平松之乱’有功,赐封‘武略将军’。龙州宣抚司佥事王玺于‘平松之乱’有功,赐封‘昭信校尉’,赏白银四万两。钦此。”

    “臣领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薛忠义、李蕃、王玺异口同声地叩首谢恩。

    “恭喜三位土司大人!快快请起!”领完旨后,钦差将薛、李、王三人迎起,三人缓缓站起来接过圣旨。

    四周围顿时炸开了锅,各种声音挤满空气的罅隙。龙州宁武司当地的百姓们对这一道圣旨议论纷纷。

    “按道理说,咱们龙州宣抚司署设在薛土司的江油关,薛土司、李土司的官位都比王土司大人高,在龙州王土司大人只能排第三,为何皇帝偏偏要让钦差在咱们王土司大人主政的宁武司宣读圣旨呢?”

    “就是嘛,虽说三位土司都被赐封了头衔,为何只有王土司大人独得赏银啊?”

    “咱们的正统皇帝才十四岁,全靠张太后垂帘听政,张太后的心思我们这些平头小老百姓怎么可能知道嘛!”

    “你们说,会不会是薛土司和李土司惹恼了张太后,朝廷想要扶植王土司大人取而代之?”

    ……

    嘈杂的议论声浪在整个接官亭此起彼伏,似乎还会在龙州百姓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茶余饭后,蔓延开来。

    “肃静!肃静!”衙役头子高声呵斥道。

    待全场安静下来,薛忠义、李蕃、王玺三位土司带领木瓜番、回回番、白草番、白马番的头人,毕恭毕敬地捧着精美的托盘,里面分别盛有熊胆、鹿茸、麝香、虫草、天麻、茶叶、蜂蜜、核桃、梅饯、套枣等方物土产,面向皇帝所在的东方磕头敬献,虔诚膜拜。

    敬拜结束后,白马番、白草番、木瓜番、回回番的头人,带领各自的番民且歌且舞,共同庆祝皇帝对龙州薛忠义、李蕃、王玺三位土司的恩泽。

    头戴插有白色雄鸡翎沙嘎帽的白马番人,与周围欢乐的人群一起,在醉人的歌声中和声而舞,在接官亭围起了一个大圈圈,跳起“圆圆舞”。

    男包头、女编发、脚蹬“云云鞋”的白草番人,跳起了“沙朗舞”。男外女内,环圈而列,随着歌舞旋移,甩手摇肩,身体俯仰,脚步腾跃,舞风朴拙粗犷。

    身穿藏袍、头戴狐皮帽、腿打裹脚、系红色腰带的木瓜番人,热情豪放地载歌载舞,跳着“锅庄”“绒阿寨”“麻支得”。

    回回番男子头戴无檐小白帽,女子则头戴白盖头,兴奋地在接官亭唱起了“花儿”,跳起“宴席曲舞”“汤瓶舞”。

    接官亭霎时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们兴高采烈地加入其中,与白马番、白草番、木瓜番、回回番的番民一起欢歌共舞,接官亭一带笼罩在一片愉悦和谐的气氛中。

    没有人看见这片欢乐海洋下的暗潮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